1990年,央视主持人赵保乐被借调到北京。为了省钱,他和妻子睡在汽车配件仓库里。

岁月解读师 2025-08-13 01:05:49

1990年,央视主持人赵保乐被借调到北京。为了省钱,他和妻子睡在汽车配件仓库里。调入央视困难重重,没有人脉的他想到了老乡倪萍。妻子说:“咱们和倪萍非亲非故的,她会帮咱们吗?” 赵保乐出生在1950年代末的山东青岛,家境并不富裕,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虽然家里条件一般,但从小他便展示出了对艺术的浓厚兴趣。 相比其他孩子对玩耍的喜爱,他对相声、曲艺的痴迷让他在同龄人中显得格外特别,小时候,他经常听家里长辈播的相声节目,侯宝林和马三立的声音成了他心中的偶像。 尽管如此,成长的过程并不顺利,家庭的贫困使得赵保乐从小就明白了“艰难”意味着什么,他没有得到太多的社会资源和家庭支持,更多的是靠着自己的坚韧不拔和对相声的热爱,默默地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中学毕业后,他并没有走上大学的道路,而是选择进入了一家食品厂做售货员,白天工作,晚上则在家琢磨相声稿,生活虽然拮据,但他却从未停下过对梦想的追求。 1980年代初,赵保乐所在的厂里举办了文艺汇演,这成了他人生中的一次转折,凭着自己在业余时间打磨出的相声,他参加了演出并获得了极大的好评。 此时,青岛的曲艺团团长看中了他的才华,将他调到了曲艺团,尽管工资微薄,仅为每月42块5,但他并未气馁。 每天在排练、演出和写稿之间忙碌,工作得非常辛苦,但心中却依然充满希望,1985年,赵保乐迎来了人生中的另一大喜事:他和妻子王一舟结婚了。 王一舟出身普通,文化程度不高,但她非常支持赵保乐的艺术追求,并且无怨无悔地陪伴他走过了艰难的日子,婚后,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因为结婚而变得富裕,相反,依旧是简朴到极致。 他们住在简陋的宿舍里,生活条件没有太多改善,但他们彼此扶持,共同面对生活中的艰难困苦,王一舟没有高强的文化背景,但她对赵保乐的支持始终如一,从未因经济困境而埋怨过他。 1989年,北京的相声演员冯巩听说了赵保乐的才华,觉得他是个可以培养的人才,便决定将他借调到北京发展。 冯巩不仅为他提供了这个机会,还在经济上给予了帮助,每月300块的补贴帮助他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赵保乐带着对未来的憧憬来到北京,但生活依然没有改善。 最初,他和妻子住在广播艺术团的集体宿舍,那里的环境非常简陋,生活条件差得几乎无法想象,可即便在这样的环境中,赵保乐依旧保持着对相声事业的执着。 1991年,王一舟终于从青岛赶到北京,两人依旧没有钱租到一间像样的房子,只能将就住进废弃的汽车配件仓库。 为了省钱,他们度过了无数个寒冷和孤独的日子,日复一日的艰辛生活让人几乎想要放弃,但赵保乐依然不放弃对相声的热爱,尽管一切都显得无望。 就在赵保乐几乎陷入绝望时,冯巩将赵保乐推荐到了央视《艺苑风景线》栏目组,这份工作虽然只是打杂性质的策划工作,但至少让赵保乐有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没有足够的关系和人脉,赵保乐几乎感到无助。正当他焦急万分时,他突然想到了一个人:倪萍,倪萍,此时已经是央视的当红主持人,名气大,资源丰富。 尽管赵保乐和倪萍并没有过多的交情,但他想,既然冯巩已经帮过他一次,那倪萍作为老乡,也许会伸出援手。 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带着自己的现状和困境去找了倪萍,并简单地向倪萍说明了自己的情况,而倪萍的反应也并没有让赵保乐失望,她没有多问什么,只是点头表示理解。 第二天,倪萍便拿着介绍信亲自去人事处,耗费了两小时的时间,终于为赵保乐争取到了进京指标,对于赵保乐来说,这份帮助不仅仅是职业上的支持,更是朋友间的真心关怀。 有了倪萍的帮助,赵保乐终于进入了央视的体系,生活也开始逐渐好转,甚至还得到了央视为他分配的一间13平米的小宿舍,虽然简陋,但至少不再是原来那种毫无隐私和安宁的环境。 冯巩、姜昆等朋友也来帮助他搬家,这一切让他感到人生终于迎来了转机,随着时间的推移,赵保乐的事业渐渐走上正轨。 1998年,央视决定让他主持《精彩十分》,这一机会让他声名大噪,事业也因此迎来了爆发,尽管如此,他依然没有改变那份简单而踏实的生活态度。 无论是爆火后的辉煌,还是平淡日子的回忆,他始终珍惜与妻子一同走过的每一步,在赵保乐的家庭中,妻子的支持始终是他最坚强的后盾。 两人一起走过了从青岛到北京的艰难岁月,也一起享受着事业成功后的喜悦,王一舟并未因赵保乐的成就而改变她对生活的态度,仍然保持着简朴与实在的心态。 粉丝宝宝们在阅读时,可以点一下“关注”,并留下大家的看法!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岁月解读师

岁月解读师

解读岁月,重现历史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