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羊晚快评# 【那一张张不轻言放弃的笑脸,正是十五运群众赛事最好的代言】“老夫聊

#羊晚快评# 【那一张张不轻言放弃的笑脸,正是十五运群众赛事最好的代言】“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走平冈。”实际上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作于熙宁八年,彼时苏轼年仅四十岁。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苏轼自称老夫,未免太早了些。

正在进行的十五运会群众比赛乒乓球项目中,来自香港的张耀钊,迎来自己的全运会首秀。他倒是可以理直气壮地自称老夫,因为他已是81岁高龄,所谓耄耋之年是也。

81岁参与十五运会群众比赛的角逐,不管结果如何,张耀钊都已经是人生赢家。轮椅?拐杖?颤颤巍巍?这是很多人对80岁的惯常想象。但是倘若你看了视频,看张耀钊手持球拍挥汗如雨,和对手打得有来有回有张有弛,你会对有关年轮与生命有完全不一样的看法。甚至还会因此而怀疑“低头还自怜,盛年行已衰”之类的诗句是不是过于矫情了。

这正是十五运会群众比赛的魅力所在。各种职业、各种年龄、各种经历的选手活跃在赛场上,共同奏响群众体育激荡人心的交响乐,展现了生命的无限可能性。即便是像张耀钊这样60多岁才开始练习打乒乓球的选手,只要心怀热爱,梦想不灭,一切皆有可能。

除了张耀钊,十五运会群众比赛的赛场上,还有许许多多动人的励志故事。这些故事不需要刻意塑造,它们就在自然而然的奔跑、比赛以及平凡得如同拉家常的对话中一一闪现,神韵流溢,火花四溅。

比如有这样一群平均年龄超过45岁的中年女子,组成了一支“妈妈足球队”,出现在群众组五人制足球赛场上。她们曾经是专业女足运动员,退役后回归平凡生活。人到中年,终究是放不下心中对足球的热爱,几年来,日子再忙,每周约球的习惯从未改变。她们在这里找到了热情、找到了坚持、找到了意义。

有些人会觉得意义一词有时略显空洞,那么听听她们是怎么说的吧——“这种年纪了还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共同的话题,真的挺好”“身体好了很多,现在上到五楼气都不喘了”“最开心的时候就是今天晚上有球赛”“足球就像人生一样,不断去努力,不断去追求,不断有目标,然后坦然地接受最后的结果。”——难道这不就是最好的意义吗?于她们而言,意义就是她们脸上的光泽,无怪乎在接受采访时一个个容光焕发。

群众组女篮北京队球员刘杨更是直言此番参赛就是“为了圆自己的梦”。刘杨曾经就读于清华大学,读书时一直从事篮球运动,如今她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多年没有训练,她坦言复出过程中无数次想过放弃,但是一路坚持到了现在。“我想告诉孩子,妈妈在40岁的时候,还愿意为了自己的梦想去拼搏。”

妈妈是清远人、此番来到清远参加中国式摔跤项目的香港运动员陈耀辉,则满脸兴奋地表示好有归属感、好像是代表清远在参赛。

如果要一一讲述,真的有说不完的故事,叙不尽的情谊。

牧野鹰扬唱大风,豪情万丈担山河。如火如荼的十五运会群众赛事,既是对体育荣光的全民共享,也是一个个个体不放弃、不抛弃的逐梦之旅。时光流转,但赛场上的每一滴汗水,每一张笑脸都将定格在光影中、留存于记忆里。许多年以后,它将依然令人感到振奋和温暖。([原创] 记者:林如敏;编辑:林润祺;审签:艾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