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年,蒋介石和胡适的合影,注意看老蒋坐姿,就像一个小学生

赛子涵聊旅游 2个月前 (02-02) 阅读数 48 #推荐

这是1958年,蒋介石和胡适台北拍摄的一张合影。可以看到,照片中胡适翘着二郎腿,谈笑风生,颇为潇洒,毫无拘束之感。

反倒是蒋介石正襟危坐,表情也不太放得开,在胡适面前就像是小学生一般。

这其实既和蒋介石对学术的态度有关,也和其与胡适之间的特殊关系有关。那么,这张照片是在什么背景下诞生的呢?胡适与蒋介石之间又有着怎样的交往呢?

要说胡适与蒋介石的交往,还得从1927年讲起。此前两人虽然也听说过对方,但没有直接的交集。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人士,引发了许多左翼文人的强烈愤慨。但此时,胡适、蔡元培、吴稚晖等人却站在蒋介石一边,为南京国民政府的行为辩护。

蔡元培和吴稚晖为何要维护蒋介石我们日后可以单独说,胡适向来打着自由主义的旗号,为什么也要在此时维护蒋介石,为反革命政变摇旗呐喊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因为蒋介石为了维护统治将这场政变渲染为“阻止苏联干涉”的“爱国”行为,声称他是为了防止国家被苏联控制而不得不如此的,一时间骗过了许多人。

二是因为此时蒋介石还打着自由民主的旗号,自称要继承孙中山的事业,并作出了一些改良行动作为幌子。于是胡适觉得蒋介石才是真正有远见卓识的人,认为蒋介石是“倾向于无政府主义的自由论者”,反而对蒋介石表示同情。

三是因为此时胡适与新文化运动的左翼阵营其实已经分道扬镳,对改革的态度逐渐趋于保守,这一点在20年代初就已经有了雏形。

他认为左翼运动过于激进,对社会的改革应该“逐步进行”,而对于我党更是采取敌视态度。

但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胡适以新文化运动领袖之一和文化界重要人物的身份支持蒋介石,还是给了蒋介石很大助力。要知道胡适不是一个人,他此时已经培养了大量认同他理念的学生。

并且他在文化界有巨大的影响力,在他发声之后许多文人也相继发声支持蒋介石,可以说为蒋介石提供了重要的舆论支持。

因此,蒋介石也注意到了胡适,开始对他大力拉拢,两人之间就开始了交往。新生的南京国民政府立足未稳,反对者很多,还面临着武汉国民政府和北平北洋政府的竞争,在国际上也没有受到广泛的承认,因此亟需胡适这种“文化大佬”的支持。

蒋介石便对胡适开出高官厚禄,希望将他吸纳进南京国民政府,为己所用。

但如之前所说,胡适支持蒋介石并不是为了荣华富贵,而是他当时被蒋介石的宣传欺骗,认为自己的理想和蒋介石有相似之处。

因此到了1928年,胡适发现南京国民政府不过是一个军事政府,而蒋介石本人不过是一个大号军阀之后,便和蒋介石分道扬镳了。

胡适本质上依然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他认为蒋介石并没有贯彻他提出的那些理念,并且和新文化运动的理想背道而驰。

因此不顾蒋介石的挽留,与南京国民政府决裂,开始对其进行批判。1929年更是发表了《人权与约法》一文,谴责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对于胡适的“背叛”,蒋介石火冒三丈,当即指使国民党报刊围攻胡适。胡适遭到国民党舆论的猛烈攻击,无法支撑,最后被迫辞去了中国公学校长一职。

胡适发表了《人权论集》,反对国民党当局侵犯人权的行为,也遭到国民党政府的查禁。

但此时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接纳了胡适,邀请他到北京大学担任文学科长,胡适这才得以继续自己的文化事业。

不过,到1931年,胡适还是找到了和蒋介石之间的共同点。这一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迅速侵占了东三省,蒋介石因为不抵抗政策受到了颇多指责,促蒋抗日的言论影响越来越大。但胡适认为丢失东三省是张学良的责任,不应该因此谴责蒋介石。

并且胡适跟蒋介石一样,认为应该通过妥协退让和“和平谈判”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通过国际联盟的“调停”来对日本施加压力,自以为这样就能让日本退兵。

胡适甚至提出,比利时在一战时被德军侵占了四年之久,不也一样复国了吗?

中国应该向比利时学习,应该隐忍、退让,等“友邦”来介入。这种言论获得了蒋介石的赞赏,两人又恢复了关系。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后,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表态抗日,胡适也转变了立场,提出“虽步步败而步步战,处处败而处处战。”

胡适究竟是因为迎合蒋介石而临时改换了观点,还是确实被日军的大规模入侵打醒了?

这一点只能推测了,不过不论如何,胡适之后被任命为驻美大使,确实也为争取美国援助发挥了一定作用。

在抗战后期,胡适和蒋介石的关系再次恶化,干脆跑到美国讲学去了。但解放战争爆发后,胡适坚决站在蒋介石一方,从而再次进入了与蒋介石的蜜月期。

胡适在文化界为蒋介石摇旗呐喊,试图让舆论倒向蒋介石,但这终究是不可能的事情。胡适再怎么支持蒋介石,也改变不了人心向背。

到1949年,蒋介石还是兵败如山倒,胡适也黯然离开了大陆。此后胡适再次前往美国讲学,这一去就是九年。

1958年4月,已经旅美九年的胡适回到了中国台湾,就任中研院院长,中研院即台湾当局所谓的“中央研究院”。

4月10日,中研院举行了新任院长的就职典礼,欢迎胡适就任,蒋介石也出席典礼并作了讲话,而这张照片正是两人在就职典礼后的合影。

而要说起这张照片的来源,也有一段故事。中央研究院是蒋介石设立的最高学术机构,本来在南京,1949年迁往台湾,此后一度陷入半停顿状态。

1957年,中研院代理院长朱家骅辞职,蒋介石以“总统”的身份邀请胡适来就任院长。这实际上是为了满足胡适在几年前的一个愿望,当然也是为了拉拢人心。

什么愿望呢?原来,当初胡适曾设想在台北的南港租一片地,自己出钱盖一所房子,之后利用中研院丰富的研究资料,完成自己一直想要完成的两部巨著——《中国思想史》和《中国白话文学史》,显然这两部书不是仅凭胡适的记忆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查阅大量资料。而胡适虽然有点小钱,但他的钱显然不足以支撑这样的花费,因此这件事便搁置了下来。

但是,胡适又是个自尊心很强的人,要是蒋介石直接给钱资助他盖房,胡适必定会拒绝。因此蒋介石就利用这个中研院院长空缺的机会,邀请他来担任中研院院长,这样胡适就可以直接利用中研院的研究资料了。

而为了让胡适没有“嗟来之食”的感觉,蒋介石提出以胡适《苏俄在中国》一书的版税作为盖房子的资金。如此一来,既满足了胡适的愿望,也满足了胡适的自尊心。

果然,胡适得知消息后十分激动,当即同意了。4月8日,胡适由美国返回台北,陈诚已经按照蒋介石的意思,在机场带领500多人迎接胡适,为胡适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欢迎仪式。

4月9日,蒋介石又亲自在士林官邸以茶点款待胡适,让胡适颇为感动。当然,蒋介石这么做,其实也是为了拉拢文化界人士以巩固自己的地位。

4月10日上午9点,胡适的就职典礼在中研院举行。蒋介石首先上台演讲,将胡适吹捧了一番,但之后胡适上台作就职演讲的时候还是出事了。

尽管胡适受到了蒋介石如此的热情款待,又受到蒋介石的吹捧,但他的“老毛病”还是犯了。

胡适在演讲时忍不住又批判起了蒋介石在台湾的政策,认为其与自由精神不符,并且还一点不委婉,两次直接指出蒋介石“是错误的”,令蒋介石颇为尴尬。

他还反对蒋介石试图让中研院为国民党作宣传的观点,明确表示中研院应该“为学术而学术”。

蒋介石极为愤怒,在当天的日记中将此事称为“我平生所遭遇的第二次最大的横逆之来”,第一次是当初北伐期间受苏联顾问鲍罗廷训斥的时候。

蒋介石在日记中痛骂胡适:

“我不知其人之狂妄荒谬至此,真是一狂人,今后又增我一次交友不易之经验。”

认为胡适实在太过分,自己结交胡适算是“交友不慎”了。

最后,蒋介石表示自己被气得都睡不着觉了:

“因胡事终日抑郁,服药后方可安眠。”

不过,蒋介石的愤怒在照片中完全看不出来,倒像是一副拘束的小学生模样,大概正是因为竭力压制着愤怒,所以看起来很拘束吧。不过蒋介石的“忍功”确实是很强的,即便愤怒到这个地步,也没有发作,甚至都没有表现出来。

而另一边的胡适倒是洋洋自得,轻松惬意,大概是习惯了自由散漫,他也并不觉得自己的讲话有什么问题。不过到第二天修改致辞准备发表到报纸上的时候,胡适大概还是想明白了,将之前的演讲修饰了一下,由“总统是错误的”改成了“总统不免有点错误”。

之后,胡适就在台湾渡过了自己最后的时光。他和蒋介石的这次“蜜月期”并不长久,1960年,两人就因为“雷震事件”再次爆发了激烈冲突,胡适试图营救雷震未果,此事给他造成了很大打击,不久后就住院了。

1962年,出院后不久的胡适强撑着参与欢迎新院士的酒会,但在酒会上就心脏病突发去世。尽管蒋介石此时对胡适颇为不满,但胡适的葬礼还是盛大而隆重的,3.8万余人参与了送行。而胡适的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评论列表
  •   凡星伴月  发布于 2025-04-08 10:01:00  回复该评论
    汪精卫评价胡适:先生之所见,与在下不谋而合。 陈公博评价胡适: 胡适先生是当今少有的有大勇气,大毅力之俊杰,能言常人之不敢言,能行常人之不敢为。 周佛海的评价胡适: 先生之所见,如拨云见日,令在下茅塞顿开,以当下之时局,要救国救民,就非得停战止戈不可!佛海不才当为诸公试之。 近卫文磨评价胡适:胡适先生是东亚少有的睿智学者,在政治上是有远见的,中日两国,和则为亚洲之幸,战则为东亚之大不幸。可叹中国国民政府为一己私欲左右,不肯与帝国相互提携,辜负了帝国之黄种人兴盛之伟大期待。 冈村宁次评价胡适:我认识胡适先生时,尚为一名小小的尉官,当时有幸在北大客聆先生的课程,至今亦有所得。后来考上陆军大学,与诸同学如石原莞尔,东条英机等人谈起先生,无不扼腕叹息,若中国多一些胡适先生这样的人物,帝国与中国绝不会走到战争这一步。 克林顿评价胡适:我们美国人认为胡适是对的。
  •   凡星伴月  发布于 2025-04-08 10:01:43  回复该评论
    1.1904年,胡适13岁,与江冬秀订婚; 2.1914年,胡适23岁,搞上了邻居韦莲司 3.1914年,胡适23岁,搞上了同是赴美的陈衡哲; 4.1917年,胡适26岁,抛弃二人回国和江东秀结婚,伴娘曹诚英; 5.1923年,胡适32岁,搞上了曹诚英,搞大了肚子,劝她堕胎;和江东秀提出离婚,未果; 6.1925年,胡适34岁,搞上了朋友王赓的老婆、朋友徐志摩的情人﹣--﹣陆小曼; 7.1936年,胡适45岁,搞上了学生徐芳的发小 …… 胡适曾说:“我情愿亡国,也不能和日本作战”。 他还对宋子文说:“反正东北都丢了,我们打不过日本人,不如顺水推舟,把东北送给日本人,换取和平……”。 其主子蒋介石对他的评价也列出一二与大家商榷: 1942年10月13日,“胡适乃今日文士名流之典型,而其患得患失之结果,不惜借外国之势力,以自固其地位,甚至损害国家威信而亦在所不惜。” 1960年10月13日,“徒有个人而无国家,只有私情而无道义。”、“其人格等于野犬之狂吠”,“此人实为一个最无品格之文化买办,无以名之,只可名曰‘狐仙’,乃为害国家,为害民族文化之蟊贼。”
  •   凡星伴月  发布于 2025-04-08 10:02:17  回复该评论
    “蒋反动派最多算半个卖国贼,但胡则是彻头彻尾的。”-----毛主席 “胡适直到生命的了结”,始终是“死心塌地为帝国主义服务的”------摘选自《周总理选集》下册第358页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赛子涵聊旅游

赛子涵聊旅游

赛子涵聊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