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DeepSeek没有在郑州诞生?

高广银 2周前 (03-18) 阅读数 13 #历史

当郑州的老乡们还在为胡辣汤里该放多少胡椒争论不休时,杭州的码农们已经用代码在赛博世界里造出了让全球科技圈颤抖的AI怪兽——DeepSeek。

这个把OpenAI逼得股价跳水的公司,居然是从杭州一家量化私募的"副业"里蹦出来的,而郑州作为GDP全国前二十的城市,却连个像样的AI独角兽都孵不出来。今天咱们就掰开两地的产业基因看看,到底是哪根染色体没配对成功。

从上市公司名单就能看出端倪。郑州的资本江湖还活在上个时代,宇通客车、郑煤机、中铁装备这"重工三巨头"占了全市上市公司40%的市值,活脱脱一群穿着工装的"钢铁直男"。拿我们的头部宇通为例,去年研发投入刚破10亿,这钱搁杭州连海康威视买摄像头的零头都不够。

反观杭州,数字经济占了GDP的38%,阿里云一年的研发经费就能包圆整个郑州高新区。更气人的是,杭州上市公司玩的是"变形金刚"模式,网易从门户网站变身游戏巨头再杀入AI,这种华丽转身在郑州老牌国企眼里,约等于不务正业。

《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当中认为,"科层制组织无法孕育源头创新"在郑州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所有企业都被绑在预设的产业赛道上,连创新都要按五年规划走。

两地的政府操作更是魔幻现实对比。郑州招商办至今还在用"三板斧":白送土地、撒胡椒面式补贴、人才引进搞成数字游戏。当年给富士康的地价近乎白送,结果培养出个全球iPhone组装基地,核心技术还是捏在别人手里,活像请客吃饭抢着买单,结果菜单都是别人定的。

杭州政府却是另一番画风,当年顶着压力给阿里免税,现在每年反哺财政200亿;DeepSeek需要超算中心,90天就建成投用,这效率比郑州大妈抢超市打折鸡蛋还快。更绝的是杭州的"热带雨林式"人才生态,浙大教授撸个串的功夫就能把学生的奇思妙想变成路演项目,这种产学研无缝对接,郑州用十个院士工作站都拼不出来。

《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当中认为:真正的突破性创新无法通过目标清单实现,而是依赖开放环境下的偶然联结。我们的社会减少对“计划崇拜”,转而构建允许试错、包容怪异、鼓励跨界探索的生态——正如自然进化不需要蓝图,只需保留多样性并等待时间筛选。

杭州2019年推"新制造业计划",文件里居然写着"允许重点企业5年内战略性亏损"。如果这话翻译成郑州版本,估计得变成"三年产值翻番,五年主板上市"。看看DeepSeek的发展轨迹:550万美元烧出对标GPT-4的模型,这要放在某些地方,审计报告都能把创始人逼疯。

更骚的操作在人才政策。杭州给高层次人才发"创业失败保险",大学生创业失败政府帮还贷。这相当于官方认证了"搞砸了也是经验"。反观某些城市的人才引进,要求带项目、带资金、带专利,恨不得每个海归都自带独角兽属性。

这种环境里,梁文锋这种偏执技术狂可能连人才公寓都申请不到——毕竟他创办DeepSeek时既没PPT也没商业计划书,就带着20个程序员在余杭区吃外卖。

还有个细节很有意思。杭州经信委有项"不打扰政策":对重点企业实行"非请勿扰",检查频次减少80%。这政策对DeepSeek太关键了——人家工程师半夜突发灵感改代码的时候,最怕的就是消防检查、环保抽查、社保稽核三连击。而在某些工业立市的城市,规上企业每天接待三波视察团都是常态。

杭州有个隐藏技能:能把"不靠谱"的人变成颠覆者。游戏科学做《黑神话》前,主创团队是搞手游换皮的;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读博时做四足机器人被导师骂"不务正业"。

DeepSeek更绝,招聘广告写着"不要BAT经验,只要偏执狂"——他们CTO是学天体物理的,算法负责人以前在义乌搞小商品大数据。

这种人才结构在郑州很难存活。郑州的明星企业名单里,宇通客车、郑煤机、富士康,哪个不是需要标准化工程师的?不是说这些企业不好,但他们的成功路径是"计划内创新":今年研发投入增长15%,明年专利数增加20%。而DeepSeek式的突破,往往来自某个程序员在GitHub乱翻时,偶然发现个数学框架能提升30%算力效率。

杭州程序员下班后的"地下活动"。城西银泰的星巴克里,你能听到有人在讨论用区块链改MoE架构;梦想小镇的烧烤摊上,两个90后喝着啤酒画神经网络草图。这种非正式交流产生的创意,比任何战略会议都生猛。郑州的产业精英们当然也聚会,不过话题可能是"今年政府补贴怎么申请"、"新厂房用地审批进度"——不是说这些不重要,但确实孵不出AGI革命。

说DeepSeek诞生在杭州是纯属偶然,就像说西湖美景是地质意外。2003年杭州押注电商时,郑州在忙活郑东新区建设;2018年杭州搞数字经济第一城,郑州在冲刺国家中心城市。

没有对错之分,只是选择不同:一个赌的是模糊的未来,一个抓的是确定的现在。

这种差异体现在企业服务上。余杭区政府给DeepSeek派过"政府事务代表",但这人既不参加董事会也不查账,主要工作是帮公司协调服务器托管。换个场景,要是在某些地方,政府代表可能天天催着填统计报表,生怕GDP数字不好看。两种服务理念,养出的是完全不同的企业性格。

还有个数据很有意思:杭州独角兽企业34家,数量是郑州的17倍。这不是说郑州不努力,而是创新企业的生长需要特殊养分。就像热带雨林里,最珍贵的不是参天大树,而是腐烂枝叶形成的腐殖质——杭州二十年互联网发展积累的失败案例、流失人才、废弃代码,反而成了滋养DeepSeek的养料。

最后说个黑色幽默:郑州其实有过自己的"DeepSeek时刻"。2017年有家叫跑腿公司,模式比美团闪送还超前,结果被当地要求"规范经营",现在困在河南出不去。这事特别像《三体》里的情节:郑州用"计划思维"按下了一个本可能改变行业的创新。

反观杭州,当年没把阿里当"怪胎"消灭掉,现在也宽容DeepSeek这种"不赚钱先烧钱"的玩法。这种城市性格,本质上是相信"失控的价值"——就像肯尼斯说的:

真正的伟大都是踏脚石堆出来的意外。

所以别说郑州,就算把DeepSeek团队空降到硅谷,他们可能都活不过A轮——毕竟没有哪个VC能忍受550万美元烧出全球顶尖模型这种事。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是杭州?答案藏在那些看似无用的政策缝隙里,在政府文件里"允许试错"的四个字里,在创业者深夜改代码时不会突然断电的电网里。这些细节堆起来,就成了野孩子长大的保护罩。而郑州,或许该学学怎么在产业园里留几个"法外之地"——毕竟下一个DeepSeek,可能正躲在某个不被KPI考核的角落里悄悄发育。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高广银

高广银

用不同视角带你认识真实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