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个7万美元的中国机器人会引发8000万人围观?
最近,他因为一场直播又火了。
这次,他花了7万美元买了一个中国制造的人形机器人,并围绕这个机器人展开了一场备受瞩目的“秀”。
直播一开始,Kai 费了好大的劲才把机器人的大箱子打开。
就在大家期待这个高科技产品展示它强大功能的时候,Kai 却用一种“暴力拆箱”的方式把它生拉硬拽出来。
还不时吐槽:“这玩意也忒沉了!
这个机器人重约70斤,未启动时看上去就像一滩烂泥。
Kai 与同伴费了很大劲才让它坐在椅子上。
因为操作不当,机器人开机后立即扭曲着身子摔倒在地,让观众们忍俊不禁。
经过多番调试,机器人终于能在室内正常行走,还能跟人打招呼、握手。
这时, 一般人可能会当宝贝一样保护它,不过,Kai和几个外国小哥决定走另一条路。
他们开始各种“虐待”这个机器人,从轻轻踢一脚到猛踹,直到把它踹翻在地;再到推搡,甚至为它穿上了花衬衫,上演了一出“机器人赛博大逃亡”的好戏。
为了增加节目效果,Kai 还带着机器人去了户外,甚至专门为它买了一辆车。
一开始,机器人还能模有模样地牵着 Kai 的手走,但没走几步就脚下不稳,摔倒在地。
随后,Kai 努力想让机器人自动上车,但最终只能手忙脚乱地把它放在副驾驶位上。
一路上,Kai 得意洋洋地向路人展示这个“昂贵的玩具”,到了餐厅门口,还不忘让机器人跟围观群众逐一握手。
Kai对待机器人的这些行为引发了大量网友的讨论。
有人的确觉得这是娱乐,轻松一笑而已;但也有不少人对这样的行为表示担忧和愤怒。
比如,游戏玩家 Ian Miles Cheong 在社交媒体上转发了Kai的直播片段,并配文称:“虐待机器人似乎是不对的。
如果这个东西内置了 AI,它会记住这种创伤。
”有网友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即使它只是一个机器人,但虐待一台机器也有一种黑暗邪恶的感觉,应该尊重它、好好对待它。
还有人引用电影《我,机器人》的经典桥段:“等到机器人头上的蓝光转红光就有你们好果子吃了。
但也有不少人持相反观点,认为这不过是个铁疙瘩而已,没必要上纲上线。
有人说:“这和我们丢弃旧手机换新手机没什么不同,别把没生命的东西当人看。
不过,奇怪的是,很多人明知道这只是个机器,但看到它被推倒时仍会不由自主地感到不适和心疼。
什么一个机器会引起人们如此复杂的情感?
这或许和人类的移情能力和道德观念密切相关。
在进化过程中,人类发展出了强大的移情能力,能够感知和理解他人的感受。
而人形机器人长得像人,动作也跟人差不多,很容易让人们将其视为“类生命体”。
当看到机器人被“霸凌”时,很多人会情不自禁地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它身上,产生一种类似于看到人类或其他有感知能力的生物被伤害时的同情和不安情绪。
此外,人类社会普遍存在道德准则,即便机器人不会疼,但霸凌行为本身违背了人类社会所倡导的善良、尊重等价值观,尤其是机器人笨拙的动作容易激发人类保护弱者的本能。
也正因如此,很多人在看到人形机器人遭遇不公平对待时,会本能地感到不适和愤怒。
Kai Cenat 的这场“机器人秀”不仅仅是一场娱乐直播,更引发了关于人类如何对待机器人的深思。
它提示我们,即便是一段简单的直播视频,也可能引发广泛的社会讨论,触及深层的伦理和情感问题。
在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或许应该思考得更多:在迎来越来越智能的机器的同时,我们该如何正确对待它们?
这种反思不仅是为了机器,也是为了我们自己。
在未来的某一天,当机器人真正具备了高级智能,也许现在的这些讨论会成为我们应对新伦理挑战的重要参考。
希望这篇文章能引发你的思考,不仅仅是对机器人的看法,还有我们对待技术和新事物的态度。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保持一颗善良和思考的心,或许是我们做得最好的选择。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