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唐,特朗普何以破大防?(上)
特朗普最近的日子,可以“背”到了极点,国内民调支持率一片惨绿。在他再度入主白宫百日之际,美国多家主流媒体和民调机构陆续发布了他最新的支持率数据,结果只能用“灾难级”来形容——没有任何一家机构突破50%,多半还跌破了40%这一心理防线,直接刷新了二战以来新任总统同期支持率的新低纪录。就连一向“护主心切”的福克斯新闻也撑不起场面,勉强交出一份44%的成绩单,算作是“亲友团的专属好评”。
面对如此“崩盘式”的支持曲线,这个曾自诩为“美国救世主”的大统领,彻底陷入“嘴巴先行、逻辑殿后”的模式,他在社交平台上狂轰滥炸:“假的!”“假新闻!”“民主党阴谋”,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联手跟他作对。
而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特朗普的“焦虑病毒”也正在他身边的核心圈子里扩散。以财政部长贝森特为例,这位华尔街出身的大佬,原本身披理性与专业的光环,如今也开始表演起“精神分裂式外交”。他嘴上说着要跟特朗普保持距离,不愿在对华政策上过度煽风点火;但身体却很诚实地搞起了“吼叫型威慑”,声称对付中国“我们还有B计划,虽然现在真不想拿出来”。你听,这话是不是有点耳熟?没错,这正是“特朗普风格”的翻版——以为吼得够大声别人就怕你。可惜我们早就看穿一切,既不接招也不慌张,依旧稳扎稳打走自己的路,压根儿不愿陪他玩这种“雷剧”般的霸权剧本。
其实,美国这种歇斯底里的对外挑衅,背后反映的无非是越来越深的集体焦虑。他们心里明镜似的,知道自己在全球经济战中已经处于下风,却死活不肯认账,转而去制造舆论噪音来转移视线。什么“中美正在谈判”的老调重弹、什么威胁意味不明的模糊表态,归根结底也就是自我安慰式的心理博弈罢了。这种浮夸式的“表演政治”和我们那种“闷声干大事”的路线相比,差距可不止一点点。事实证明,“胡萝卜加大棒”在美国这边已经失效,不是因为我们免疫,而是因为美国自己力气快使完了。
更讽刺的是,美国这块金字招牌也不香了。以前各国资金一提“美国市场”就两眼放光,如今呢?通胀高烧不退,信用风险频频爆雷,所谓的“全球经济发动机”。变成了一个烫手山芋。现在别说我们愿不愿意投资了,就算愿意,也不见得能拉它一把。事实上,真正离不开中美经贸合作的,恰恰是美国自己。如果真切断中美经贸的纽带,那特朗普吹嘘的“全球博弈筹码”将瞬间化为泡影。
所以,现在谁越喊“我有牌”,越说明手里没牌;谁越嚷嚷“我能扛”,越暴露是虚胖体质。当代国际政治中的“防御性夸大理论”已经上线:谁绷不住,谁就开始装作强势。现在美国,就是那个一边偷瞄对手,一边猛拍胸脯的角色,可惜面对清醒理性的中国,这套空架子早已不堪一击。未来谁能笑到最后?其实答案并不难猜,毕竟时间从不说谎,它只记录真相!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