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的适航认证有进展,欧盟终于松口,国产客机有望明年“入欧”
据观察者网报道,中国C919大飞机在欧盟的适航认证有所进展。媒体引用知情人士信源披露,欧盟7月派出技术团队实地确认C919技术性能,并给出了积极反馈。C919有着在明年年底前获得欧盟适航证的可能。媒体披露,中国商飞于2019年首度向欧盟提出EASA认证申请,随着C919在去年5月首飞并实现商业化运营,欧盟的认证进程在加快。
欧盟技术团队7月行程的主要任务,是对C919D级模拟机进行测试评估。模拟机的作用在于,展现飞机在日常飞行及紧急空情下的可用操作性。欧盟EASA技术人员近距离接触了C919客机,细致了解驾驶舱与客舱情况,并向中方人员询问细节,了解C919商业运行情况。EASA方面信息显示,欧盟适航认证有四道程序。
当下C919正进行最关键的第三道程序:合规性演示。该过程中,C919需展现在结构、动力、控制、电气系统、飞行方面技术合规,欧盟方面也将通过地面测试和飞行测试,检验飞机性能。合规性测试一般的时间周期为5年,如果有必要,可以进行延长。7月份的欧盟核验中未涉及飞行测试,依照欧方说法,测试可能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进行。
当下中欧在电动汽车问题上关系紧张,双方贸易壁垒有扩大趋势。而在彼此大飞机合作,中欧民航机构最近几个月高调互动,显示有意形成合作的态度。4月,中国民航局官员到访地点在德国科隆的EASA总部。5月,EASA人员赴厦门参加中欧民航机构年会。
6月,中欧民航机构继续在华盛顿的多边场合举行会见。欧方消息人士称,中欧民航机构频繁沟通形成良好氛围,有利于解决C919适航证在内的系列问题。C919基于国际主流的民航技术标准研制,其投入商业运营后,在打破波音、空客的垄断地位,在全球民航市场扩大影响。
当下以中国市场为支撑,商飞公司手中握有足够的订单量,限制C919运营数量的,是当下正在扩张的飞机产能,与机组人员培训等必要工作。当下中国东方航空拥有C919七架,参与执飞航线5条,累计运送旅客数量42万人次。中国国航及南航,也将接收商飞交付的首批C919大飞机。
C919在同步拓展国内外市场,欧盟作为全球主要航空市场之一,欧盟EASA适航证件能够起到打开欧盟市场、增加C919信用背书的作用。欧盟是C919市场扩张的目标之一,相比之下,对中东、东盟市场的开发在同步取得进展。
2024年年初的新加坡航展期间,C919首度飞出国门前往新加坡参展。后续2周时间中,商飞旗下2款飞机C919、ARJ21先后现身东盟五国的越、老、柬、马、印尼,展现中国民航客机对执飞五国航线在机场、设备、程序方面的适配性,与中国方案的经济性。东南亚国家文莱已同商飞公司签署了C919、ARJ21的采购合同,印尼首笔ARJ21订单已完成交付。有行业分析人士指出,已有亚洲航空公司考虑采购C919飞机,相比于欧洲市场,亚洲市场或更为欢迎C919。中国大飞机项目取得的市场进展,正见证着中国工业的崛起。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