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哲是如何抓住社会红利, 走向成功的? | 王利芬成长社

王利芬成长社 7年前 (2018-10-19) 阅读数 22 #教育

脑子里没有死角,头脑灵活、像是一台润滑油充足的高速运转的机器

用脑子讲话、用眼睛观察、用嘴巴调整

秒懂别人怎么想,用别人能接受的方法表达

压迫感,更愿意讨论问题,但是显得有些无趣

在接触的精英中鲜有人能像卫哲这样精准地抓住社会发展的4次红利期,卫哲究竟抓住了哪瘠薄红利,让自己的职业生涯飞速提升。

先来看他抓住的第一波红利:资本市场在中国发展的红利

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营业,当时正式挂牌8只股票,可能现在年轻的朋友还想象不到,在1992年的时候,国内对资本市场不了解,还进行过中国是姓社还是姓资的争论,最后还是邓小平南巡讲话提出对于证券市场要坚决试,才平息了争论。

当时的技术手段在现在看起来非常落后,买股票要排队交钱才能买到。但同时也有一些投资者通过认购新股成为百万富翁,发行一只新股会形成百万人排队抢购的奇观。1993年的时候,证监会还没有成立,也没有相关法律,初生的资本市场处于一种既生机勃勃又混乱的状态,当年沪指的波动超过了300%。是一个极富争议的新兴行业。

再来看看卫哲加入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证券公司,万国证券是有中国证券教父之称的管金生1988年组织成立的。当中国其他证券公司还在摸索的过程中,管金生就明确提出“要把万国打造成中国的美林”,当时在上交所的建设中,其交易规则,设备,交易员的培训,几乎都是万国证券一手操办。万国证券一级市场承销业务占全国总份额的60%,二级市场经纪业务占到全国总份额的40%。美国、英国的权威机构评定万国证券为中国第一大证券公司。

这时候中国资本市场刚刚启动,很多地方都需要借鉴国外的资料,急缺翻译人才。一有翻译实习机会,卫哲就踊跃报名,最终争取到了万国证券的实习机会。仅经过2年半的时间,卫哲就从管金生的秘书晋级为,万国证券公司资产管理总部副总经理。

第二个红利是跨国公司在中国高速发展的红利

世纪之交,中国经济对外开放历程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外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急剧增加,中国连续8年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协议,在接下来的近十年中,中国应来外资企业在华直接投资的高潮阶段,也是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的黄金十年。跨国公司在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系统化投资,世界500强公司己有 近400家来华投资。当时的中国本土企业都还处在发展初期发展初期。这让外资企业获得了获得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机遇。

同时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也在2000年开始遇到了最好的发展机遇,2000-2005年,中国住房装修的产值每年都在以20%左右的速度递增,2005年,装修建材市场突破6500亿元。

我们来看卫哲恰恰就是在2000年加入了百安居。这是一家欧洲大型国际家居建材零售集团,有着全球先进的零售管理经营模式。有过装修经验的朋友应该有所了解。1999年,百安居在上海开设了中国内地的第一家连锁店——上海沪太店,率先将建材超市、时尚家居的理念引入中国。

加入到百安居的卫哲在百安居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用4年的时间,把直营门店从5家,增加到46家,员工从几百人增加到13000人。营业额从3亿元飙升至50亿。而且还做成了一件震惊业界的大事,收购欧倍德在中国区的全部业务,而欧倍德是百安居在全球竞争的老对手。

2007年卫哲获得中国零售业十大风云人物

卫哲抓住的第三波红利就是电子商务

在卫哲加入阿里巴巴之前的2004年,全球B2B电子商务创造了2.776万亿美元的利润。 2005年初,国务院颁发的二号文件《加强电子商务的若干意见》加快了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脚步,为电子商务宏观环境的完善提供了政策依据,并注重了与《电子签名法》的配合。同年国内的B2B市场规模达到6800亿元人民币。

卫哲加入之前的2005年,正是阿里巴巴大举攻城略地的发展期,公司以87.2%的市场份额占据了电子商务B2B市场第一的份额。在C2C市场上,淘宝占据了57.10%的市场份额,强压国际巨头eBay易趣34.19%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将雅虎在中国的所有业务都并入阿里。

卫哲接手阿里巴巴B2B公司之后,2007年,阿里巴巴B2B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409%至11.2亿人民币,其销售费用占比则由2006年的48%降至2007年的34%。2007年11月,阿里巴巴B2B公司赶在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前,于香港上市。市值一度攀升至250亿美元,成为当时全球第五大互联网公司。市值超过了当时腾讯+百度+新浪的总和

在2009年度香港上市企业(内资)老总薪酬排行榜中,卫哲以6479万港元(5697万元)名列榜首。阿里巴巴对此报道发布澄清声明,称该“排行榜”中关于卫哲薪酬部分纯属媒体猜测杜撰,未经阿里巴巴公司证实。

卫哲持有阿里巴巴4800万股股份,马云持有超过1537万股。按照私有化价格计算,卫哲可套现5.44亿人民币,若按照2007年12月41.8港元/股计算,卫哲身价达到了16.85亿人民币

关键词:投资

卫哲在进入投资领域时,也是一个很好的时机。2009年10月创业板火热出炉,对于中国本土PE/VC而言意义非凡。它打通了整个人民币基金的募投管退全链条,使得“本土募集、本土投资、本土退出”创投模式最终形成。

2010年,创业板利好持续发酵,国外IPO市场也高歌猛进,最火爆的案例是深创投投资企业26家IPO上市,创下了全球同行业年度IPO退出世界纪录。

2011年,是整个PE/VC的高速发展时期。许多成熟的基金规模已经比10年前增长了百倍有余,2011年全年经披露的私募股权基金交易总金额达330亿美元,也创下了历史新高。前几年

根据《中国创业投资发展报告》2004年我国各类涉及创业投资活动的机构仅为217家,注册资本为240亿元,所管理的创业资本不足500亿元。而在217家机构中专门从事创业投资的不到10家;在所管理的500亿元创业资本中真正投资创业企仅为219.9亿元不足44%,更多的资本被用于从事股票和房地产投资或其他经营。

嘉御管理两期美元基金及两期人民币基金,总的资产管理规模2.5亿美元在6年的时间里成长为14亿美元。(16亿人民币成长为近百亿人民币)

嘉御基金投资了奥普浴霸、京东金融、91桌面、500彩票网、江南布衣、pps等优质企业

“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2010年以后组建的基金,我们是全亚洲第一名。”卫哲说。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王利芬成长社

王利芬成长社

读书 读人 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