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再创“新纪录”天价罚单! 近3000家外企,正在逃离印度
据海报新闻报道,印度政府日前下令三星电子及其在印度的高管补缴6.01亿美元的税款和罚款,原因是三星电子逃避关键电信设备的进口关税,这占去了该公司去年在印度市场赚取的9.55亿美元利润的很大一部分。
三星电子表示,此次事件是海关的进口商品分类解释问题,三星电子一直遵守印度法律,正讨论采取法律措施予以应对。
最近印度国内的关税争议成为外国企业的投资风险,引起了人们的担忧。
印度税务部门认为,三星电子进口的一种射频电路是4G通信系统“最重要的”部件之一,而三星电子2018年至2021年从韩国和越南进口该零部件价值7.84亿美元,却没有缴纳关税。三星电子“违反”了印度法律,故意向海关提交虚假文件以进行清关。报道中说,印度正加强对外国公司及其进口产品的监管。此前,印度政府以对汽车零部件进行错误分类为由,要求大众汽车补缴14亿美元进口关税。大众汽车则否认其在印度的业务有任何不当行为,并正在印度法院开展法律斗争。
三星(资料图)
动辄罚款数亿美元,这可不是小数目,罚向三星的这6亿多美元,占三星在印度利润的60%,这相当于八个月白干。
印度以税款为由频频向国外在印度企业挥起大棒,这一方面展示了印度法制体系的威力,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印度政府的高高在上。据新闻报道来看,印度政府以三星逃税为由出具罚款,但是三星提交了没有偷漏税的证明材料也无济于事。这说明一个问题,罚你由不得你狡辩,要么就诉讼吧,行政复议,耗费着企业的人力物力和精力。
2024年6月,印度总理莫迪出访美国,双方在国防、半导体、关键矿产、高技术以及太空合作等领域签署一系列协议,美国科技大公司也将真金白银投资印度,比如苹果、微软、谷歌、特斯拉、亚马逊等巨头企业,还有半导体领域的美光科技、泛林集团等芯片巨头,纷纷表示将加码投资印度。但另一方面,印度近年来对外资企业的“折腾”也是愈发明目张胆,据不完全统计,从2014年开始,多达2783家外国企业接连撤资,逃离印度。在印度更是有句名言:印度赚钱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莫迪(资料图)
事实上,几乎所有在印外资企业都难逃印度政府的骚扰、打压和盘剥。从中国企业vivo、小米、OPPO,到美国企业谷歌、亚马逊,再到欧洲企业沃达丰、凯恩能源,众多国际企业在印投资均曾因所谓“逃税”或“洗钱”等罪名遭遇印方数亿至数十亿美元的“天价罚单”。
一度被誉为“东方新工厂”的印度,其内部一系列被外界诟病为“杀猪盘”式的商业操作,也让国际企业看到,印度打着“法治国家”和“欢迎外资”的口号,事实上完全是一个不遵守国际市场规则、营商环境恶劣的“外资坟场”。
印度凭借廉价的劳动力,还有很大的未开发市场,这里可以被看作是“低配版”的中国市场。外资被宰了那么多次也不离开正是因为把印度市场当做“备胎”,所以忍气吞声一时。只不过印度这样的做法消耗的都是自己在国际上的声誉。印度工人效率低,罢工率却高的离谱。特斯拉CEO马斯克毫不夸张的表态,这里的经商环境糟糕到无法形容。外资如果跑光,就业岗位也就没了,越抢越穷,越穷越抢。国际信用一旦破产,那这是短时间内很难恢复的。一个靠“抢劫”续命的国家,怎么可能赢得世界的尊重?
莫迪(资料图)
这也是为什么,地缘环境和政缘环境都好过中国的印度,在制造业、工业领域发展却怎么也比不过中国的原因之一,印度自己把自己的营商环境搞得乌烟瘴气,哪里还有外资敢进入印度呢?就这样的营商环境,前阵子莫迪政府还放出,“将放宽对中企投资限制”的消息,到底是何居心?诚然,拥有14亿人口的印度,确实是一个很吸引人的大市场,但这些年来投资印度的外企几乎都被扒了一层皮。如今大众和三星血淋淋的例子更是提醒着外界,印度还是那个黑心的印度,依旧没有变。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