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孟松加入中芯后,三星的芯片技术真的在退步?

硬核科技篇 1个月前 (02-27) 阅读数 400 #科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全球芯片厂商的竞争也越来越白热化。

大家都在追求更高的精度和技术突破。

在这个圈子里,梁孟松的名字几乎无人不知。

很多人都认为,他的动向会直接影响一家公司甚至一个国家的半导体前途。

三星与台积电的3nm差距

要说起3nm工艺,台积电和三星是全球唯二具备这项技术的公司。

可是,从市场表现来看,它们的差距真是让人不可思议。

台积电的3nm技术早已成为其主要收入来源之一,2023年第四季度贡献了15%的营收。

这可是个骄人的成绩。

三星这边却仿佛蒙了尘,至今没有任何客户愿意采用其3nm技术,就连三星自己的Exynos芯片都选择了4nm工艺,显然对自己的3nm技术也没有信心。

业界普遍认为,三星的3nm工艺良率低,并且技术问题频出,没有人愿意冒险使用它。

还有一种说法,更是让人感慨,曾经在2015年时,三星依靠14nm FinFET技术与台积电分享了苹果的大订单,那时候的三星多么风光。

梁孟松对三星的重要贡献

这一切辉煌的背后,其实都离不开一个名字——梁孟松。

他曾经是台积电的主要技术人员之一,后来选择离职加入了三星。

在14nm之前,大家都在用MOSFET晶体管技术,各大厂商的制程大多停留在20nm。

是梁孟松大胆提出,三星应该放弃20nm制程,直接升级到14nm,并采用更新的FinFET晶体管技术。

他的这一赌注成功了。

三星信任梁孟松的判断,于是直接从28nm制程跨越到了14nm,放弃了20nm制程,技术上领先了台积电和联电,震惊了整个行业。

2014年底,三星的14nm FinFET工艺开始投入生产,到了2015年,三星全面大规模量产,并且名震全球,连苹果也不得不与三星合作。

这背后的重要功臣梁孟松却在2017年离开了三星,转而加入了中芯国际。

梁孟松离职对三星技术的影响

梁孟松离职后,三星依然在继续推进工艺制程,做出了10nm、7nm技术,甚至于2022年搞定了3nm。

但是,业界发现,从7nm开始,三星的工艺制程表现欠佳,芯片发热大、良率低等问题都不容忽视。

骁龙888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的芯片发热大备受诟病。

从图表上看也很明显,在7nm时,台积电和三星的晶体管密度差不多。

到了5nm,差距开始拉大,而3nm时,三星更是退步到只有台积电5nm的水平。

这就是为什么三星的3nm工艺不受市场青睐的原因之一。

中芯国际的技术进展

那么,梁孟松加入中芯国际后又发生了什么呢?

中芯国际迅速搞定了14nm FinFET技术,并开始验证7nm工艺。

虽然中芯国际在设备上受到限制,无法随意购买EUV光刻机,但这一系列的进展还是让人赞叹。

设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些设备限制,中芯国际完全有可能和台积电、三星并驾齐驱,实现3nm工艺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也再次证明了,一个关键的技术人员对企业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梁孟松的存在与否,直接影响了三星和中芯国际的工艺进展。

科技创新不仅仅是设备和资金的比拼,更是人才和智慧的较量。

在激烈的半导体竞争中,技术人员的转会似乎成了比赛的关键因素。

梁孟松的动向就如同一颗重磅炸弹,一次转会就足以改变整个行业的格局。

结尾

回顾整个故事,我们不禁感叹,一个人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有多么重要。

梁孟松的离职和转会,让我们看到了技术人员的力量和资本的赛跑。

而当前中芯国际的突飞猛进,也让我们感受到中国半导体行业的无限可能。

未来的芯片之战,还会有更多的“梁孟松”出现,他们的智慧与创新,将不断推动科技的进步。

或许下一次技术突破,就在下一个梁孟松的手中。

你觉得呢?

科技的未来,真的如此不可预测又充满希望。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硬核科技篇

硬核科技篇

硬核解析,畅聊科技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