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在50岁陈创身上,娱乐圈残酷真相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尽管获得3个最佳男主角。
却依然有人喊他“狗”?
明明是影帝,却混得“惨不忍睹”。
不仅没戏拍,还要被小鲜肉当面嘲讽?
这一次,娱乐圈的残酷真相,在50岁陈创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01
两年前,一部《唐朝诡事录》给观众带来了“惊喜”。
虽然没有所谓的“大牌云集”,但却成功“突围而出”。
之所以“出圈”,无外乎独特的风格以及扎实的制作。
没有宣传,观众就自发组成“自来水”、口口相传。
以“黑马之姿”出现的它,简直令网友“欲罢不能”。
两年后,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第二部终于露出“庐山真面目”。
《唐朝诡事录之西行》一经开播,收视数据便碾压式登顶。
抱着“猎奇心理”的观众更是“一看一个不吱声”。
豆瓣开分比第一季7.9还高0.2的8.1分,就是最好的说明。
众所周知,续集想要保持热度、口碑那是“难如登天”之事。
一如观众盼望了5年,在剧情节奏上压根不如第一季的《庆余年2》。
以及去年大热的《长相思》,第二部却扑得“悄无声息”。
而不得不赞叹《唐诡2》不仅成功顶住压力、保持口碑。
甚至“更上一层楼”、布景、打戏皆是“青出于蓝”。
甚至连第一季唯一被观众吐槽的“凶手太好猜,一猜一个准。”
第二季也从剧情设计、节奏铺垫上做了“升级”。
“复杂化”的剧情让观众“应接不暇”,一猜一个错。
与第一部如出一辙的是,依旧延续的“五人探案小分队”。
“武力担当”卢凌风,范阳卢氏、实打实的名门望族。
“智力担当”苏无名,大唐狄仁杰的徒弟,一张巧嘴能言善辩。
“画技担当”裴喜君,一手妙笔丹青为破案提供诸多方便。
同样武力值不容小觑的樱桃,从小习武,危急关头救人于水火。
还有“医生担当”费鸡师,药王孙思邈的弟子。
别看他好像不靠谱、一副邋里邋遢的模样。
但他却是整个团队最坚实的“后盾”。
如果没有他,主角团队早都不知死了多少回!
02
印象中的他,游荡于鬼市,像一个神经质的怪咖。
不曾想,他却是孙思邈的徒弟,医术高明、救死扶伤。
机缘巧合,亦或是气味相投,跟随苏无名卢凌风一行人南下。
因为救下卢凌风,对方许诺每天给他一只鸡吃。
对于喜欢“偷鸡吃”的费鸡师来说,自是乐意至极。
可其实事实上呢?活没少干,鸡却很少吃。
但尽管如此,他依旧选择“不离不弃”。
每一次,都是他的及时出现,卢凌风苏无名的“小命”才被保住。
在严肃的探案剧情中,费鸡师的存在又像是“幽默担当”。
看见烧鸡和酒就走不动道,整天笑嘻嘻的心态贼好。
不得不说,陈创老师的演技真的是“入木三分”。
看到他,许多观众不由得自动对号入座“哮天犬”这个角色。
那是2005年,一部《宝莲灯》的播出瞬间火遍大街小巷。
饰演二郎神的焦恩俊,成了无数人的“童年偶像”。
主角团的其他人也崭露头角,因此一炮而红。
除了饰演“哮天犬”的陈创!
“蓬头垢面”的他执拗不已,唯二郎神是从。
忠心耿耿的“哮天犬”有时候搞怪幽默、有时候气得人“牙痒痒”。
可谁承想,这一个非人类的角色却令大家印象无比深刻。
从此,“哮天犬”成了陈创的代名词。
可最初,听到要演“一条狗”,陈创的内心是拒绝的。
毕竟平常跑跑龙套、演没有台词的小角色也就算了。
怎么现在竟沦落到只能去扮演一条狗了呢?
犹豫再三的陈创始终下不了决心,不知作何选择。
直到张国立的一句话“点醒”了他。
“连一条狗你都演不好,你就不要做演员了!”
张国立的这番话虽然难听,却令陈创“茅塞顿开”。
而为了演好“狗”,他更是下了好大一番 功夫。
03
因为没有过这个先例,陈创并没有可取经的“前辈”。
没办法,他只好买来几条狗,疯狂模仿它们的动作。
通过观察,他有了“下意识”反应。
比如吃东西之前,必须先拿到鼻子前闻一闻。
比如被主人抚摸时,要把眼睛眯起来一脸享受的样子。
除此之外,陈创更是与角色融为了一体。
当“二郎神”需要抚摸“哮天犬”时。
陈创便配合地低头弯腰,好让镜头能顺利拍摄。
为此,他只是说:“我演的本就是一条狗,点头哈腰再正常不过。”
当时《宝莲灯》剧组持续拍摄了将近五个月的时间。
而“哮天犬”的衣服因为是专门定制的连体衣,里面压根不能套秋衣。
更奇葩的是,这件衣服最大的特点是“冬天冷、夏天热”。
除了这些缺点,还有更大的“弊端”。
因为是连体衣,所以穿脱极其的不方便。
为了减少上厕所的次数,陈创硬是连水都不敢喝。
辛苦到如此程度,足以令当今的“小鲜肉”望而生畏。
可陈创却用自己的坚持,将“哮天犬”饰演地惟妙惟肖。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兢兢业业”的“实力派”。
却在好心提点“小鲜肉”时,反被对方出言嘲讽。
甚至还面临着“无戏可拍”的境遇!
04
2005年,应该算是陈创的“井喷”与“丰收”之年。
这一年,出彩的不仅有“哮天犬”,还有“福贵”。
根据余华小说《活着》改编的电视剧《福贵》找到了他。
因为有影版葛优这个“珠玉在前”,陈创的压力可想而知。
但最终,他没有辜负任何人。
通过仔细阅读小说以及反复观看前辈的表演。
陈创对“福贵”这个人物有了深刻地理解。
早期的颓废好赌、破产后的悔悟与大彻大非。
从青年到老年,陈创好像与这个角色“融为一体”。
精妙绝伦的演技,获得了一致地好评。
“他的福贵,不输葛优。”
这是大众对陈创的喜爱和认可,亦是他演技的证明。
果不其然,顺利拿下“白玉兰最佳男主角提名”就是对他最大的嘉奖。
再接再厉的陈创越挫越猛,终于迎来了他的人生“高光时刻”。
那是2013年,39岁的陈创接拍了一部低成本文艺片《孔二皮进城记》。
小投资、小演员、小制作、以及难以出彩的文艺片,自然很难“火爆”。
但陈创饰演的被现实打击的残疾老师,却令无数观众感动不已。
凭借这部电影,陈创终于“翻身农奴把歌唱”。
三座最佳男演员奖杯,就是对他最大的认可与鼓励。
可这个“双料影帝”非但没有因此而“顺风顺水”。
反倒是走上了一条不可逆转的“下坡路”。
05
“无戏可拍”的陈创好像“消失”了。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年代,陈创几乎没了“立足之地”。
没有响亮的名号,更不会主动去“攀炎附势”。
一心只想“戏好”的陈创,逐渐在娱乐圈“销声匿迹”。
而当他好心“提点”时,反倒遭受了嘲讽。
某次陈创出演一个电视剧的配角时,向导演提出了一些建议。
或许是他丰富的拍摄经验与技巧,导演听后连连“啧啧称奇”。
就在导演听取意见想要主演重新拍摄一遍时。
却遭到了对方的“严厉拒绝”。
“真的要吗?”
这一句话,表明了“小鲜肉”的态度。
也表明了陈创身为配角的“多管闲事”。
在“208w”看来,陈创纯属“不自量力”。
也不掂量掂量自己什么咖位,竟敢“胆大妄言”?
从这以后,陈创懂得了“三缄其口”、“沉默是金”。
不管有多少对剧组、对演员好的建议,他也不会再随意发表。
就连那次拿影帝时的后台采访,陈创也被“忽略”。
问完常规问题的记者,迫不及待奔赴到“流量明星”面前。
尽管陈创还在等待下一个记者向他提问,尽管他态度友善。
可记者却只有一句:“感觉他没什么好采访的。”
明明拿下了影帝,可他却“无人问津”。
或许是因为他“不火”,不懂得“顺应潮流”。
所以,即便你是影帝又怎么样,依旧无人在意。
也正因此,陈创消失了,而他的消失是整个娱乐圈的悲哀。
总结:
如今,陈创以“费鸡师”的角色再次回归娱乐圈。
这是行业环境的好转,也是内娱的“一大幸事”。
热爱表演、尊重角色,陈创一直在用精湛的演技回馈观众。
希望年过半百、脸红人不红的陈创能拥有更多机会。
也希望内娱像他这样的实力派演员,有戏可演、继续发光发热。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