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爷爷费尽心思给孙子起的名,结果娃刚上幼儿园,就被儿媳改了
闺蜜的公公,是我们这一所知名大学的哲学教授,所以,闺蜜刚查出来怀孕时,给孩子起名字的任务就交给了这位学问渊博的爷爷。
给自己的亲孙子起名字,当爷爷的自然上心,所以,从闺蜜怀孕到儿子出生,公公才把名字确定下来,大名叫“李元稷”,小名“圆子”。
闺蜜公公说,从哲学上讲,“元”乃万物之本,“稷”乃五谷之神,两个字合在一起寓意根基稳固、丰衣足食。
闺蜜听完公公的解读,觉得这名字也非常不错,既有文化底蕴,又饱含美好期许,于是便给儿子用了这个名字。
然而,前段时间遇到闺蜜,她却告诉我,她决定给儿子改个名字。
原来自打儿子出生,一家人都只喊孩子的小名,也没感觉到什么,可自从去年儿子上了幼儿园,他的大名“李元稷”用的就比较多了。
比如,早晨送儿子去幼儿园,老师给孩子问好,都是“元稷小朋友,你好。”再比如,幼儿园的其他家长见了闺蜜,喊得也总是“元稷妈妈”“元稷妈妈”的喊。
听得多了,闺蜜总觉得不对劲,后来她才忽然悟过来,原来“元稷”谐音“圆寂”,而“圆寂”为佛教用语,专门用来指得道高僧之死。闺蜜越想越觉得心里不是滋味,这才铁了心要给儿子改个名字。
名字是父母送给孩子的第一份礼物名字是父母送给孩子的“第一份礼物”,也是伴随孩子一生的印记与符号。
给孩子起一个好的名字,既是对孩子未来的祝福,也是父母价值观与审美的体现。
所以,一旦一个家庭有了胎相稳定的孕妇,给孩子起名这件事便会顺理成章的被提上日程。
很多父母为了给寄予希望的下一代起个好名字,甚至比考大学都上心,查字典、翻典籍、找有学问的亲朋好友咨询,甚至不惜花重金,就为从浩如烟海的汉字中,给孩子挑选一个既有内涵又好听又独一无二的名字。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认知资源过载”,意思是当人过度专注某一件事或者某一目标时,大脑的认知资源就会被单一任务所占据,导致对其它重要因素的忽视。
闺蜜的公公之所以给孙子起了一个谐音不太好的名字,就是因为陷入了这一心理状态,过于聚焦名字的哲学内涵,忽略了名字的发音。
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的名字是独一无二的,不与其他人重名的。
生僻字因使用率低、不常见的特性,往往能满足家长这一需求,所以,近年来,这些字常被部分家长视作给孩子起名的“法宝” 。
比如,几年前一位名为“禤靐龘”(xuān bìng dá)的网友就曾因此登过热搜。
这位网友表示,父母费尽心思给自己起的名字,不仅没有为自己的人生助力,反而给自己带来了无尽的麻烦。
尤其是上学的时候,老师和同学基本没读对过这个名字,还取笑他,叫他“雷雷雷龙龙龙”,甚至直接叫他“哎”或者“喂”。
所以他才在网上发表言论说自己想改名字。
第二,忽略谐音父母给孩子起名,除了追求不重名、新颖,第二追求的就是寓意了。
而想一个寓意好的名字,很大程度上与名字发音所关联的意象紧密相连。
比如,我有一个同事叫“万茹亦”,就有谐音“万事如意”的意思。
当然依据谐音给孩子起名字也不是那么简单的,起得好能赋予名字独特巧妙的内涵,让人印象深刻、心生喜爱;
起不好,就容易掉入谐音陷阱,毕竟汉语中存在大量的同音字和多音字。
起名时,稍微考虑不周或者对某些词汇的联想不够全面,就极易起出诸如“杜子腾”(肚子疼)、“史珍香”(屎真香)这类令人尴尬不已的名字。
所以,一旦我们给孩子敲定了一个名字,一定要反复多读几遍,并放在不同语境中联想检验,也可询问身边亲朋好友意见,确保名字不存在不良谐音隐患。
第三,过于随意记得前几年的时候,明星夫妻总喜欢用各类软糯的食物的名称给孩子起小名。
比如,李念的女儿叫“小酸奶”,包贝尔的女儿叫“饺子”,刘畊宏的女儿叫“小泡芙”,杨幂的女儿叫“小糯米”。
当今社会,流行文化对人们影响越来越大,起名也不例外,有些家长在给孩子起名时,缺乏独立思考,容易受到流行趋势影响,盲目跟风,随意给孩子取名字。
比如,前几年就曾流行过一阵子“人造复姓”起名法,即爸爸的姓加上妈妈的姓再加上名字。
这类名字虽然看上去比较独特,但却经不住仔细推敲,比如下面这个“曹郑昊轩”,就是爸爸的姓+妈妈的姓,再加了两个看似不错的字组合到一起的,明显是只追求字面上的好听,并没什么较深的含义。
给孩子起名的三个基本原则其实,给孩子起一个好名字并没有那么难,只要坚持住“叫得响、寓意好、无负担”三个原则就行。
叫得响:
名字要顺口、好记、好读,就像那些朗朗上口的广告语,比如,小米、苹果,简单直接,发音清晰,喊起来不费劲,别人一听就能记住。
寓意好:
名字要表达积极、美好的含义,传递正面价值观。
比如,我同事的名字“万茹亦”,就表达了父母对她“万事如意”的期许;而类似闺蜜儿子“李元稷”之类的名字,谐音就比较尴尬,容易让人不舒服。
无负担:
所谓无负担,即给孩子起的名字要“接地气”,符合大众认知,字不要过于生僻,也不要有歧义,让人产生不好的或者不必要的联想。
比如,前面我们提到的“禤靐龘”这个名字,就很容易给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分享一个起名小技巧其实,在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我国已形成了一种约定成俗的起名规则:男诗经女楚辞。
因为在传统文化中,《诗经》和《楚辞》分别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源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好寓意。
所以,如果你实在不知道给孩子起啥名字,不妨遵循老祖宗“女诗经男楚辞”的原则,或许就能给娃找到一个好名字,或者给你带来给孩子起名的灵感~
【今日话题】你家孩子叫什么?对他的名字你满意吗?
欢迎评论区留下您的言论,供其他有类似需求的家长参考讨论。
文中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立即删除~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