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使直接把话说透,莫迪想要什么,中方很清楚
据海外网消息,2025年是中国与印度建交75周年,近期双方互动频繁,关系似现积极新动向。在此背景下,诸多关键问题引发广泛关注:中印关系是否真的迎来新拐点?莫迪政府的诉求是什么?中方又持怎样的态度与立场?入剖析这些问题,对理解两国关系走向及地区与全球格局意义重大。
印度是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建交75载,两国关系历经风雨,却始终保持向前发展态势,友好交流合作始终是主流。从早期的文化交流、商贸往来,到现代在经济、科技等多领域的合作尝试,都彰显出两国关系的深厚底蕴与发展韧性。然而,边境争端等问题也给两国关系带来挑战,使双边关系发展之路充满曲折。
莫迪(资料图)
莫迪总理日前接受播客采访时表示,历史上印度和中国一直互学互鉴,共同为全球利益作出贡献;作为邻国,存在分歧正常,关键是确保分歧不演变为争端,双方应通过对话建立符合两国利益的稳定合作关系。这一表态体现印方高层对中印关系的重视。从印度自身发展角度看,其有着多重诉求。在经济领域,印度渴望借助与中国的合作,促进本国产业升级,拓展市场。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与完备的工业体系,对印度的制造业、农业等产品出口以及吸引投资意义重大。印度提出“2047发达印度”愿景,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与中国在经贸等领域的深度合作。
在国际地缘政治层面,印度试图在中美等大国间寻求平衡,提升自身国际地位。印度既希望从美国等西方国家获取先进技术与军事装备,增强国防实力,又明白维持与中国良好关系,对其在亚洲乃至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大影响力不可或缺。
针对印方关切与诉求,中国驻印度大使徐飞洪近期在多个场合作出回应。对于跨境水资源开发问题,徐飞洪大使明确指出,相关工程不会对下游产生不利影响,反而有利于下游地区防灾,中国愿与印度保持密切沟通,及时通报工程进展及影响。这一表态展现中国在跨境水资源管理方面负责任的态度,有助于消除印度长期以来的疑虑,为两国在该领域进一步合作奠定基础。在经贸合作方面,若印度期望与中国加强经贸往来,就需切实改善中国企业和中国人在印的营商与生活环境。
莫迪(资料图)
中国市场广阔,随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今年全国两会释放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积极信号,印度企业在华拓展业务面临更广阔机遇。但实现互利共赢,需要双方秉持公平、公正、互惠原则。在边境问题上,徐飞洪大使强调,中国始终愿意通过对话协商妥善解决分歧,双方应进一步细化边境地区管控规则,加强信任措施建设,以实现边境地区可持续的和平安宁。稳定的边境环境是两国全方位合作的坚实保障。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美国对全球贸易伙伴加征所谓“对等关税”,严重冲击全球经济秩序。美国对外贸易量仅占全球贸易总额13%,却妄图凭借霸权行径影响全球经济规则。在此背景下,作为全球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印有责任共同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捍卫多边主义。两国携手合作,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动荡的世界注入稳定性。
莫迪(资料图)
展望未来,中印两国都处于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中国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印度也在朝着“2047发达印度”愿景奋进。两国在发展战略上有诸多契合点,实现优势产业对接,有望产生“1+1>2”的叠加效应。中国愿与印度在现代化道路上携手同行,加强发展战略对接,相互成就,共同发展。
中印关系发展虽面临挑战,但机遇同样巨大。只要双方坚持两国领导人“中印不是竞争对手、而是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互为发展机遇”的战略判断,正确看待彼此发展和战略意图,相互尊重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分歧,“龙象共舞”的美好愿景必将逐步实现,为地区及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