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越南回来,想说几句扎心的大实话
一碗河粉,价格为20块钱;一杯咖啡,只需10块。骑摩托不戴头盔被罚款,这看似是小事,但闯红灯的行为却跟玩命似的。人均年收入还不到三万人民币,不过人人都拥有智能手机,家家也都能吃上大餐……
欢迎来到越南,一个看着混乱不堪,活起来却有着奇妙秩序感的地方。
有人说:越南不就是东南亚的廉价天堂吗?我只能摇头:天堂有美食没错,但也有摩托车海啸、漫天讨价还价,还有藏在笑容背后的钢铁意志啊
马路狂奔如战场,却几乎没有事故
第一次踏上河内的土地,是在夏天,正午时分,心里还留存着些许,悠闲的幻想。结果一出机场,那热浪便扑面而来,就仿佛被猛地扔进了蒸笼一般。
街道上摩托车全都凑在了一块儿,仿佛一群难以控制的蚂蚁一样。汽车不断
过马路?这可算是一场生死之间的挑战呢。当地人教导我:别停下也别奔跑,保持匀速行走,眼睛朝前看,那些摩托车就会绕着你行进。
第一次尝试时,我闭着眼睛,硬着头皮,缓缓地往前冲。那心跳快得,仿佛要窜到嗓子眼儿,感觉灵魂都好似要出窍了一般。嘿没想到那摩托车居然真就像水流那般,轻轻松松地,从身边分开,而且竟然还毫发无损!
那一刻我真想大喊:这是什么魔法交通!
可更神奇的是,这种看似混乱的交通状态下,很少看到交通事故。问当地朋友为什么?
答:因为每个人都超级专注啊,不敢分心一秒。
这大概就是越南版的有序混乱吧,看着吓人,实际上人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则。
小吃摊藏在街角,味道却赛过米其林
越南的美食,不在高档餐厅,而在街头巷尾。
第一次吃河粉是在河内老城区的一个不起眼小摊。
塑料矮凳子,高度刚到,我的膝盖处,坐下去后,感觉是半蹲,半坐的状态,膝盖紧紧地顶着下巴。大妈手脚十分地麻利,一碗热腾腾的河粉被端了上来,那汤清澈得如同水一般,却散发着浓浓的香气。
牛肉薄如纸撒上香菜,以及葱花,再挤上青柠汁,第一口下去,那鲜简直让人想哭。明明是最为简单的食材,却烹制出了灵魂般的味道。
旁边一位老外吃得汗如雨下,不断喊着"Verygood!",大妈笑得见牙不见眼
语言不通又何妨?美食是世界共通的语言啊。
一个星期过后,我的舌头,仿佛就像是被开启了某种神奇的外挂一般,对味道变得越来越挑剔。回国之后,看着国内那些动不动就上百的越南菜,只能无奈地摇摇头:价格昂贵的不一定就是正宗的,那些平民化的菜品才是真正蕴含着灵魂的啊。
咖啡从早喝到晚,慢生活有大智慧
越南人喝咖啡,那叫一个讲究。
早上七点之时,咖啡店已然座无虚席。那小小的一杯越南滴漏咖啡,再加上满满当当的炼乳,其味道苦中含甜,就如同那越南人的性格一般,极为相似。
从一滴一滴落下的咖啡,到慢慢搅拌,再到小口小口啜饮,一杯咖啡能喝上一两个小时。
每天清晨,我都去同一家咖啡店。老板认出我后,每次都多加一点咖啡粉,笑着说:中国朋友,要浓一点才够味!
在那个咖啡店的露台上,看着车水马龙,听着此起彼伏的喇叭声,手中的咖啡却意外地让人平静下来。
越南人似乎参透了一个道理:生活再忙,也要给自己留个角落,慢慢品味,细细体会。
人均收入不高,生活质量却不差
越南的物价,让人惊叹不已。
一顿路边摊的饭,合人民币15块左右,能够吃得,撑得走不动路。一杯手工咖啡10块钱出头,比国内连锁咖啡店,便宜四五倍之多。
服装市场里,一条牛仔裤,50块T恤20块经过讨价还价之后,价格变得更加便宜。我满心欢喜地买了一大堆,回到酒店一看标签,竟然有不少是越南制造。
这才恍然大悟:人家根本不需要漂洋过海购物,出门就是工厂店啊!
虽然人均GDP并不高,但是生活必需品较为便宜,再加上那四通八达的亲友支持网络,普通越南人的生活质量出人意料地不错。
街上随处可见,年轻人他们手握着最新款的手机;在咖啡店里,全是那些以笔记本电脑来办公的身影。
有个越南朋友告诉我:我们工资看着少,但房子是自家的,菜是自己种的,鱼是亲戚送的,日子其实过得挺滋润。
这让我想起国内的"房奴车奴",不由得陷入深思:谁的生活更轻松自在呢?
工作起来拼命三郎,休闲时光慢悠悠
越南人工作,那股子劲头堪比"996"。
清晨五点半时分,街头已然是,人声鼎沸之态。小贩缓缓地,推着车出来摆摊,建筑工人精神抖擞地,扛着工具去上工,那办公室里的白领则,骑着摩托风驰电掣般,疾驰而过。
午休时间,整个城市,仿佛按下了暂停键。路边小店,拉下了卷帘,人们或躺在吊床上,或席地而坐,无一例外,地打盹休息。
下午重新开始,一直干到天黑。
夜幕降临,在那街头巷尾,又重新热闹了起来。那塑料凳子,满满地摆满在了街边,人们就着那啤酒呀,还有那小炒,一边聊天说笑,一直到了深夜。
工作与生活的界限如此明晰,忙的时候,忙得全身心都倾注其间;闲的时候,闲得完完全全。
跟着当地朋友去他家做客,一栋三层小楼住着三代人。奶奶在一层卖米粉,父母在二层开服装店,孩子们在三层学习生活。
全家人早出晚归,忙得团团转,不过却乐在其中。吃晚饭时,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其乐融融。
那一刻我明白了:越南人的幸福,藏在日常的烟火气里,藏在亲情的纽带中。
表面热情好客,内心精明能干
越南人的热情,让人受宠若惊又有点招架不住。
路边随意地问个路,或许就会被拉至家中去喝茶;稍稍地赞美一下小商品,店主也许,会硬塞给你当作礼物;参观寺庙的时候,和尚或许,会亲自引领着你转上一圈。
但生意场上,越南人的精明又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在手工艺品市场,我看中一个漆器盒子,随口问价。
老板笑眯眯地说:300000越南盾。
我装作惊讶:太贵了!100000。
老板立马变脸:不可能!这是手工的!250000。
十分钟后,盒子以150,000越南盾成交,约合人民币45元。
回酒店一查,发现这盒子在国内线上至少卖200元。谈判过程中,老板全程微笑,最后还送了我一个小礼物,仿佛我们成了好朋友一样。
那一刻我才明白:越南人的精明,藏在灿烂的笑容背后;越南人的生意经,是让你砍价也砍得心满意足。
环境有待改善,变化日新月异
越南的城市建设,说实话有点参差不齐。
河内老城区,电线就像那蜘蛛网一样,密密地、匝匝地悬挂在半空之中。雨季一旦来临,短路这类状况,更是常常能够见到啦。
垃圾分类?那究竟是什么概念呢?街角处垃圾堆积得如同一座小山一般,一场大雨过后,雨水冲刷而下,排水沟被完全堵塞,那原本狭窄的小巷瞬间变成了一条小河。
但新开发区域,却像是换了一个国家。那宽阔的马路,以及那整洁的绿化带,还有那现代感十足的购物中心,以及那巍峨的写字楼,处处都在彰显着发展的雄心。
胡志明市的中央商务区,高楼大厦密密麻麻地立着,看上去既整齐又有序;豪华轿车在里面不停地穿梭,就好像让人置身于新加坡或者曼谷似的。这个地方的建筑,一栋挨着一栋,非常密集,车流量也一直很大,总是来来往往的,所以给人一种,特别繁华热闹的感觉。
一位在越南工作多年的中国朋友感慨:十年前的越南,和现在完全是两个样子。再过十年,你或许认不出这个国家了。
看着街头,年轻人忙碌的身影,感受着城市,脉搏的跳动,我相信这话不假。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正以惊人的,速度和毅力,书写着自己的发展故事。
结语:矛盾与融合的迷人国度
离开越南的前一天,我坐在还剑湖边,看着晨练的老人,匆忙的上班族,嬉戏的孩童。
这个国家,就如同那一碗繁杂的河粉一般,其表面显得颇为简单,不过内里却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层次。在那一片混乱之中,依然存有秩序;于传统的范畴之内,潜藏着现代的元素;在质朴的特质之下,携带着精明的特性。
越南人的生活智慧,或许值得我们思考:
生活不必大富大贵,但一定要有烟火气。工作可以拼尽全力,但休闲时绝不将就。世界可以日新月异,但传统不能轻易丢弃。
那一刻我突然理解了:越南的魅力,不在于它多么完美,而在于它如此真实地展现了生活的本来面貌——充满矛盾,却又和谐共存。
或许这才是东南亚最真实的模样吧。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