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还想再加码?中方一锤定音:叫停所有美国油气,对华没有影响

徐逸飞鸿说国际 19小时前 阅读数 122 #国际

美国败局已定,特朗普还想再加码?中方一锤定音:叫停所有美国油气,对华没有影响!

环球网消息,美国财长贝森特近期连续放话,先是把关税政策包装成"战略不确定性"的谈判筹码,继而要求中国主动"迈出第一步"示好。

更离谱的是第二天贝森特居然倒打一耙,说什么中美贸易五倍的顺差差距就该中国先低头,还扬言125%的关税足以压垮中国出口。

这么看,特朗普还是没死心。

其实谁都清楚,中国对美出口占GDP比重早就不足4%,反倒是美国通胀数据里处处可见"中国制造"的印记。

他们这套"胡萝卜加大棒"的剧本写得实在蹩脚。要求别人单方面取消关税、废除产业政策、放开市场,自己却攥着技术封锁和金融制裁不松手,这哪是什么公平谈判?根本就是经济殖民的现代版。

贝森特还说了句"说不定哪天他们会打电话给我",他还以为自己活在二十年前那个美国振臂一呼、全球应者云集的年代呢?时代早就变了!

除了嘴上叫嚣,贝森特还在背后搞了些小动作,观察者网报道,贝森特要求亚开行制定措施,终止对华新增贷款,理由是中国经济水平已“不符合低收入国家标准”。

美国拿"取消发展中国家地位"这种政治标签当经济武器,施压亚开行,搞排他性小圈子,试图以此降低中国在亚太发展议程中的话语权,遏制“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但这已经超出了正常经济竞争的范畴。

退一步来看,中国现在既是全球最大债权国又是最大贸易国,美元体系的命门美国自己比谁都清楚,这种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招数真能奏效?

同时,贝森特在会谈中提出需制定“全方位能源战略”,虽未公开具体细节,但结合美方施压停止贷款的背景,可能隐含对中国核能技术输出及区域能源合作的限制意图。

特朗普团队内部像贝森特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其实都对中国有认知误区:

其一是误判中国对美市场依赖度。

贝森特所谓"中国迟早会打电话求和"的预判,建立在过时的贸易数据上。事实上中国早已构建起多元化的出口市场,东盟、非洲等新兴市场持续扩容,对美出口占比已从高峰期的21%降至14%左右。

其二是高估关税武器的杀伤力。说句老实话,中美关税战打到现在,美国损失惨重,但要问中国的损失那就是4个字:没啥影响。

这4字是日前国家发改委说的,环球网消息,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明确表示,即便叫停所有美国的粮食和能源进口,对中国的粮食能源供给也没有影响。

这句“没有影响”的背后,是中国二十多年的布局和努力。

去年,中国进口的美国玉米大豆还不到消费量的零头,全是喂猪喂鸡的饲料粮。国际市场上这类大宗商品多得是,今天不买美国货,明天巴西阿根廷的货轮就能补上缺口。

更别说咱们粮仓里攒的家底,人均500公斤的粮食占有量,比国际安全线还高出两成半,主粮自给率接近100%。

这可不是吹的,连续21年丰收的纪录摆在那儿,1.4万亿斤的年产量创了历史新高。耕地红线、种子芯片、智能农机这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组合拳,早把饭碗焊死在自己手里了。

在能源安全上,美国原油天然气在中国进口大盘子里连个零头都算不上,中东、俄罗斯、非洲的供应渠道早就铺成蜘蛛网。

中国国内能源供应充足,市场价格总体稳定,煤炭储量管够,油田稳产2亿吨,天然气连续八年百亿立方级别增长,更别说风电光伏这些新能源已经占到总装机的六成。

最近国新办的发布会其实透露了两个关键信号:第一,中国早把美国的套路摸透了,接下来两个月政策弹药管够。

第二,我们压根不打算跟美国玩"回合制游戏",该搞产业升级搞产业升级,该拓"一带一路"拓一带一路。

现在白宫明显开始慌了阵脚。美国电商因为关税成本暴涨20%,沃尔玛货架上的中国商品价格直接翻倍,中西部农民的大豆在仓库里都快发芽了。反观中国这边,发改委明说了政策工具箱才刚开盖,后续还有的是组合拳。

说到底,美国现在最尴尬的是发现手里根本没牌可打。特朗普突然改口说要谈判,但又不肯取消关税,但除了认输美国还有什么选择吗?

继续加税?美国通胀数据已经压不住了,取消关税?面子又挂不住。

而我们这边呢,趁着他们纠结的功夫,已经和俄罗斯签了亿吨原油大单,和伊朗谈好了人民币结算,连南美的锂矿都包圆了。这套打法就像高手过招,你出一拳我卸力,反手还往你软肋上戳一指头。

回头来看,这场关税战特朗普想借力打中国,结果却是自己打自己,笑话一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徐逸飞鸿说国际

徐逸飞鸿说国际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