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高官密访中国,特朗普担心的事正在发生
英国,作为离岸平衡手的始祖,对国际地缘环境的变化具有敏锐的嗅觉和判断力。
虽然最近几十年,英国的国际地位不断衰弱,以至于沦为美国的小兄弟,但是好歹也是维持了上百年的世界霸权的国家,还是有些历史沉淀和国际观察力的,他们特别擅长审时度势。
据英国《卫报》和《泰晤士报》的消息,近日,英国贸易政策国务大臣道格拉斯·亚历山大与国防参谋长托尼·拉达金,在同一周内对中国进行了秘密访问。
其中,拉达金是近十年来首次访华的英国国防参谋长,他们的访问,又恰好在美国政府大打贸易战,遭到中方坚决连续反制的敏感时期。

首先,要说明的是,这次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对英国算是“手下留情”,仅征收10%关税,但是作为一个严重依赖外贸、金融业极其发达的国家,美国这通操作,对英国的经济伤害很大,根本难以独善其身,在这个前提下,拉拢其他国家,对冲美国关税影响,就势必成了英国政府的当务之急。
而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愈发重要,我们有庞大的市场、完备的工业体系、无限的市场潜力、不断提升的科技创新能力,与中国加强合作,无疑是英国寻求经济复苏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有利于英国自身的经济利益。

根据报道,这次访问中,主管贸易政策的亚历山大穿梭于海南消博会与中国部委之间,讨论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合作,以及其他经济合作事宜;而拉达金则与中国军方高层闭门密谈,甚至探讨了亚丁湾联合护航的可能性。
而我们国防部证实了拉达金访华一事,说双方 “就加强两军交流合作进行沟通” 。4月10日,拉达金在社交媒体 X 平台发文表示,中英双方 “一致认为,在一个动荡不安的世界里,两国必须发挥作为具有全球利益的负责任大国的作用,同时思考了军事间交流沟通的重要性” 。
英国政府消息人士称,与中国保持密切的军事沟通,并就 “印太地区” 和平的重要性进行 “坚定对话”,符合英国的利益。这一系列举动表明,在军事领域,英国也在积极寻求与中国建立更稳定、更有效的沟通机制。
英国政府嘴上强调此行“与特朗普关税无关”,但明眼人都能嗅到,当美国挥舞关税大棒时,伦敦正在急切寻找对冲风险的“安全阀”。

十年前,中英关系曾有过一段所谓的“黄金时代”。2015年英国国防参谋长访华时,中国军舰停靠朴次茅斯港的画面,一度被视为跨文明对话的典范。但卡梅伦政府辞职后,英国外交急剧转向美国,此后一系列涉gang、5G争端、南海、人权等等纷争,让两国关系坠入冰点。
斯塔默工党政府上台后,风向开始悄然转变。从外交大臣到财政大臣,英国高官接连访华;此次双线出击,更显战略转向决心。
毕竟,跟着现在的老大,英国已经得不到实际的利益,关税战让脆弱的经济雪上加霜,英国需要排除所谓的意识形态惯性,在各个领域加强和中国的交往。

相对应的,则是近期西班牙首相的访华,签署各类合作协议,欧盟在电动车问题上做出让步,放款中国电动车进入欧盟市场的限制,日本首相在关税问题上释放出“坚决捍卫国家利益”的决心,而韩国的经贸代表团赶到中国,要加强和中国的经济交往,东南亚、加拿大、巴西等等也释放出要坚定捍卫自己利益的声音。
其实吧,某种程度上,各国还是要感谢东方文明的坚韧和力量,这是本次美国史无前例关税战打不下去的主要因素。
有东方大国的振臂一呼,各国自然会有意无意地形成一股反关税霸权的合流,毕竟,现在日子都不好过,任何对这股霸权的有效回应,都会得到各国的心底里的钦佩和支持。
而这恰恰是美国特朗普政府最害怕的,毕竟,特朗普很想借助这次关税战,拉着盟友一起围堵、孤立中方,但不曾想,草台班子搞出的这出贸易战,搞砸了,他们一没有预判这对世界经济造成的重大冲击,二没有预判对本国经济的塌方效果,三没有预判中方的坚决反制,他们唯一的预案只有“赢”。
现在好了,最铁的盟友也要和中国走近,自家的经济开始暴雷,通胀、美债危机、衰退等等,一个接一个,都是要命的经济大问题,美国政府足够焦头烂额。
昔日那个在国际舞台上呼风唤雨、唯我独尊的美国,如今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困境。
他本想用关税胁迫盟友围堵中国,却迫使欧洲加速“战略自主”。

特朗普或许会继续在推特上咆哮,但是世界大势已然形成,美国除了反思和调整,没有别的途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