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戏台到人生,李炳淑的京剧人生三部曲
2023年深秋,81岁的李炳淑在自家小院吊嗓,晨光中她对着爬满凌霄花的围墙唱《白蛇传》选段。突然隔壁传来孩童嬉闹:"奶奶又在演白娘娘啦!"她转身摸出铁盒里的水果糖,用手帕包着从门缝塞出去,就像六十年前在后台给戏迷签名一般娴熟。
1952年安徽戏院后台,12岁的李炳淑偷穿父亲的长衫唱《苏三起解》。这个被戏班主逮个正着的富家千金,即兴把"洪洞县"改成"宿县城",惊得账房先生算盘珠子乱蹦。父亲赶来时,她正踩着板凳比划:"爹,我比台上那个苏三哭得真切吧?"
1957年上海戏校练功房,15岁的李炳淑在冰面上练圆场功。这个插班生为追赶进度,独创"沙袋追月"——双腿绑着五斤铁砂练台步。当同学杨春霞崴脚时,她掏出备好的药酒:"师姐,我这跌打功夫可比唱功扎实!"
1961年利舞台剧院,李炳淑的穆桂英令全场起立鼓掌。这个被港媒称作"铁嗓钢喉"的新星,谢幕时突然加唱《智取威虎山》选段。剧场经理急得跳脚:"李小姐,这是粤剧地盘!"她却笑指台下举着"宿县同乡会"横幅的老乡:"他们等这出等了三年。"
1972年拍摄现场,李炳淑顶着40度高烧完成"抢险"长镜头。导演喊卡瞬间,她瘫坐在道具沙包上,从戏服掏出体温计:"38度5,还能再保一条!"场记本上至今留着她的医嘱:"建议主演随身携带退烧栓剂。"
2003年华东医院,李炳淑在丈夫病床前哼《四郎探母》。这个被尿毒症折磨的京剧琴师,突然睁眼接唱"杨延辉坐宫院"。护士查房撞见这对夫妻泪中带笑的"绝唱",偷偷录下成为医院新年晚会的催泪炸弹。
如今的李炳淑每周三雷打不动出现在社区活动站。当年轻票友吐槽"抖音神曲毁耳朵"时,她掏出平板电脑注册账号:"来,奶奶教你们怎么用直播唱《穆柯寨》!"镜头扫过墙上的金唱片奖,依稀可见"1985年《白蛇传》"的烫金字样。
从被父亲反对的戏痴到梅派传人,李炳淑用七十年诠释"戏比天大"。当她在访谈中展示丈夫遗留的定音笛时,铜绿斑驳的管身上刻着"1962年香港巡演纪念"——这个在舞台上飒爽半生的刀马旦,终究把人生唱成了最跌宕的连台本戏。或许真正的艺术家从不需要谢幕,当社区孩童跟着她比划云手时,那便是最动人的传世之音。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