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访越受到高规格接待,带去的一份礼物,让苏林喜笑颜开
日前,中方专机抵达越南,受到了越方最高规格接见。除了惯例的鲜花、红毯以及载歌载舞的欢迎仪式之外,最引人注目的是,越南国家主席梁强等越南党政领导亲自在机场热情迎接。
这种“满员迎接”的规格,在越南外交场合实属罕见,足见中越关系的“特殊温度”。
【越南为迎接中方举办了隆重的欢迎仪式】
在当前全球政治、经济不确定性增强的背景下,中方对越南的访问意义重大。
我们先把目光拉回不久前的大洋彼岸。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项名为“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声称要对包括越南在内的多个国家加征高达46%的“对等关税”。此举一出,越南外贸界哗然。要知道,美国可是越南最大的出口市场之一,46%的关税,无异于一刀封喉。
虽然在4月9日特朗普宣布“暂缓”对越南等国加税90天,但所谓“暂缓”只是临时喘息,并非永久安全。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高高挂着。这种外部不确定性,令越南高层倍感压力。
就在这样的关键节点上,中国来了——而且,是带着实打实的“重磅大礼”来的。
据公开报道,中方此行与越方签署了多达45份合作协议,涵盖领域之广,令人印象深刻:从人工智能到农产品贸易,从文化体育到人力资源开发,从海关检疫到媒体交流,可以说是“全方位、立体式”的战略对接。
而在所有协议中,有一项格外引人注目:铁路合作。
长期以来,越南一直苦于国内铁路系统老旧落后,运输效率低下,成为制约其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工程”。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更是在中方来访前,罕见地在官媒发文“喊话”,希望中国能在国防、安全和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铁路领域给予更大支持。
【中越就铁路合作项目达成协议】
在此背景下,中方此行顺势而为,铁路协议应声落地,可谓是“一招化解心头病”。
为什么越南如此看重铁路?为什么中国的“铁路合作”能被称为“重磅大礼”?
从越南的角度来看,目前全国运营的铁路主要是历史遗留的窄轨线路,运行时速慢、运输能力差,已无法满足当下工业化发展的需要。而在当前国际环境变化下,越南更希望通过铁路加强与中国以及整个欧亚大陆的联通,降低对海上贸易(特别是受控于美方海权)的依赖。
因此,越南高层多次来华,就中方帮忙修铁路一事进行商谈。值得一提的是,越南修铁路的钱一部分来源于中国贷款。
目前,越南铁路建设的重心,主要集中在连接中国和越南的“老街—河内—海防”铁路干线项目。该铁路全长约390.9公里,沿线经过老街省、河内市、海防市等越南北部七省两市,一路向西直抵中越边境,与中国云南实现对接。
这条铁路将穿越多个越南制造业核心区域,而这些地区的工厂在产业链上普遍依赖来自中国的零部件供应。这也意味着,铁路一旦建成,将极大提升中越之间的物流效率,为双边经贸往来注入强劲动力。
粗略估计,修建该铁路所需成本为大约83亿美元左右。对于经济本就不发达,而且还面临美国关税大棒的越南而言,这显然不是一笔小数目。为了尽快推动该铁路的修建,中方同意了通过贷款方式向越南提供部分资金的提议。
【中越关系日益深化】
当然,中方不是“冤大头”,之所以为越南提供贷款,也是有我们自己的考量的。
从中国的角度看,推进中越铁路合作,不仅有利于带动中国高端装备“走出去”,更关键的是,有助于打通泛亚铁路中线、推进“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大布局,为中国企业拓展东南亚市场提供了一条更加安全、高效、可控的陆路通道。
可以说,铁路,不只是一条条钢轨那么简单,而是贯穿中国南方与中南半岛,联通陆上丝绸之路与东南亚市场的“战略大动脉”。
近年来,中越关系虽然偶有波折,但整体向好。两国地理相邻、文化相近,经济高度互补。尤其是在当前中美战略博弈持续升温的大背景下,越南越来越意识到,与中国“交朋友”远比被美西方当成“棋子”来得稳定、可靠。
中国的出访时机也拿捏得恰到好处:一方面,美国对越南施压、关税频出;另一方面,中国经济恢复强劲,市场空间广阔。中方此行,不仅释放了“愿与越南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信号”,更是以实实在在的合作协议给越南吃了一颗“定心丸”。
总而言之,中越之间的合作,不止于铁路建设,也不止于贸易。这一次“重磅大礼”,不仅解了苏林的重大难题,更预示着一个新的起点——一个中越命运共同体逐步成形的未来。
未来已来,中越同行,值得期待。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