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俄军不用打了,普京最大的靠山浮出水面,不是伊朗更不是中国。俄乌冲突中,大俄凭什么

俄军不用打了,普京最大的靠山浮出水面,不是伊朗更不是中国。俄乌冲突中,大俄凭什么能坚持这么久,有人说是中国和伊朗的支持,其实都不是,有一个国家一直在背后为大俄默默无闻地付出,堪称普京最大的靠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国家是朝鲜。 俄乌冲突进入僵持阶段后,俄军最缺的是弹药。前线每天要消耗几万发炮弹。库存见底时,生产线又跟不上。这时候,朝鲜站了出来。 韩国情报部门一直盯着这条线。他们披露的信息很具体。2024 年开春后,朝鲜的货运列车开始频繁穿越俄朝边境。这些列车不运粮食,不运能源。车厢里装的是用油布严密遮盖的金属箱。 开箱之后,里面全是炮弹。152 毫米口径的榴弹炮炮弹最多。这种炮弹是俄军主力火炮的标配。300 万枚的数量,够俄军前线部队高强度打半年。122 毫米的火箭弹也不少,足足 50 万枚。冰雹火箭炮用得上。 这些弹药直接送往前线仓库。顿巴斯战场的俄军炮兵最先感受到变化。之前每天只能打两轮齐射。现在,清晨一轮覆盖,中午一轮压制,傍晚还能再来一次袭扰。炮火密度翻了三倍。 哈尔科夫方向的拉锯战里,这些炮弹更关键。乌军曾试图用西方援助的装甲车突击。俄军用密集的 152 毫米炮弹在阵地前炸出一道火墙。乌军的攻势被硬生生拦了下来。战场指挥官在无线电里喊,这是半年来最充足的一次弹药补给。 朝鲜的支持不止于数量。这些炮弹的质量很扎实。引信灵敏度适中,不会早炸。弹体钢材硬度够,炸出的弹坑比俄军库存的旧炮弹深半米。 运输也很讲究。朝鲜专门调了密封性好的冷藏车厢。不是为了保鲜,是为了防潮。炮弹里的发射药怕潮。这些车厢经过特殊改造,湿度能控制在 30% 以下。运到俄罗斯境内后,俄军直接拉去阵地,开箱就能用。 这种支持很持续。2024 年上半年的输送只是开始。韩国情报部门跟踪发现,入夏后,列车的发车频率更高了。有时候一周能来三趟。车厢数量也从最初的十节增加到二十节。 这背后,是俄朝关系近些年的持续升温。2023 年,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访问俄罗斯,与普京会面。双方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涉及能源、工业等多个领域。那次会面后,两国军事领域的互动明显增多。 伊朗也给过俄军无人机。但那些无人机主要用于精准打击。战场上,真正决定战线稳定的,还是炮兵的火力覆盖。朝鲜送来的炮弹,刚好补上了这个最大的缺口。 中国始终坚持中立。俄罗斯从中国买的,都是民用商品。这些商品帮俄罗斯维持了民生,但打不赢一场大规模战争。 朝鲜的行动很直接。他们不声张,不宣传。列车来了,卸货,走人。没有记者跟进,没有官方声明。这种默默无闻的支持,恰恰成了俄军最需要的底气。 前线的炮火更猛了。俄军的防线更稳了。士兵们知道,炮弹管够。这种底气,不是伊朗的无人机给的,不是中国的民用品给的。是朝鲜一箱箱、一车车送过来的炮弹给的。 普京的最大靠山,就这样浮出了水面。这份支持,看得见,摸得着,直接砸在战场上,让俄军有了继续坚持的资本。

评论列表

用户16xxx16
用户16xxx16 28
2025-07-28 23:23
你是来搞笑的小编。
心业
心业 18
2025-07-29 08:00
太瞎说了
蓝色经典
蓝色经典 15
2025-07-29 11:45
2025年7月2号王毅外长在欧盟总部的会谈中向欧方表达了“对俄罗斯失败的担忧”,并认为这可能导致美国将战略重心从欧洲转向东亚,尤其是在两岸问题和南海问题上。因此,虽然中国没有兴趣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但中国也绝不会坐视俄乌局势朝着不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
用户10xxx50
用户10xxx50 3
2025-07-29 16:26
[滑稽笑][滑稽笑][滑稽笑][滑稽笑]这智商
用户11xxx66
用户11xxx66 2
2025-07-29 21:41
用人头换石油,买卖不亏。
用户10xxx76
用户10xxx76 1
2025-07-29 20:03
乌克兰有这么多国家援助,到头来还没有朝鲜这么个国家铁杆可靠。
用户10xxx89
用户10xxx89 1
2025-07-29 19:55
够半年?地毯式全面覆盖全境一天都没几个人了。又再来温压弹一个方圆几里,全部覆盖,所有一切活物灭完。不就完事了。再然后大俄就可以到乌克兰接着奏乐接着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