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八路军第10军分区在转移途中,无论走到哪,日军总是很快跟到哪,这让司令员感到十分蹊跷,一天,他暗中仔细观察行军队伍,发现一名小战士经常走在队伍的最右边,而且手总爱插在口袋里。司令员察觉不对劲,立即命人将小战士抓起来。
1942年,小鬼子对咱们冀中根据地搞大扫荡,那架势就是要一口吞了八路军。
第十军分区就是鬼子的首要目标,周彪司令员带着兄弟们硬拼了几回,打得英勇,但架不住敌人装备好、人数多。
为了保存力量,只能带着大伙儿不停地转移,打游击。
可要了命的是,队伍前脚走,鬼子后脚就到,追得那叫一个紧,跟长了千里眼顺风耳似的。
“司令员!坏了!鬼子又贴过来了!”这声报告听得周彪头皮都炸了。
刚想喘口气的功夫,敌人又来了!战士们拖着疲惫的身体,立刻抄家伙准备拼命。
仓促应战,子弹不长眼,又倒下了不少好兄弟。看着伤员,瞧着累得站不稳的战士们,周彪司令员的心像被刀扎。
咋回事?队伍这一个月换了多少地方?昼伏夜出,走路都恨不得踮着脚尖,为啥鬼子回回都能找得这么准?
队伍要是藏不住,那可是要命的事!八路军的优势就是灵活,就是能打了就跑,让敌人摸不着头脑。像这样次次被咬着尾巴打,再强的部队也扛不住啊。
周彪司令员不是没想办法,开始寻思是不是撤退动静太大,下了严令,走路都得轻手轻脚,能不发出声就别出声,还尽量专挑天黑透才动身。
没用!真是一点用都没有!该被咬还是被咬。战士们睡不够觉,眼都是红的,走道都打晃,这仗还怎么打?
动静大的原因排除了,周彪司令员心里那根弦越绷越紧,队伍里头,怕不是真有内鬼!
前一年,军分区上一任司令员朱占奎就是在转移路上被叛徒出卖,硬生生中了鬼子的埋伏,被俘虏了。
想到这里,周彪汗毛都竖起来了。
这事太大,他谁也没告诉,就自己憋在心里琢磨。下次转移,他决定亲自盯着队伍,要把这鬼揪出来!
等到转移那天,周彪一反常态,他不走前面了,在队伍里来回地串,像个哨兵一样,锐利的眼睛扫过每一个战士的脸,每一个动作。
大伙儿都觉得司令员今天有点怪,但也没多想,该走还是走。
走着走着,周彪的脚步钉在了一个人旁边。
他死死盯了这个人足足五分钟,然后找政委帅荣悄悄问了一句:“这人是谁?”帅荣一看,这人是个秘书!
平日里能接触到不少重要文件。周彪冲警卫员使了个眼色,警卫员二话不说,上去就把这秘书扭住了。
那秘书被抓,又惊又怕,“干啥抓我?你们疯啦?!” 周彪司令员二话不说,一把掰开他紧攥的手心。“这是啥东西?” 周彪厉声问道。
躺在那秘书手心里的,是几颗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高粱粒。
秘书脸刷地白了,还强撑着嘴硬:“这…这不是高粱粒吗?有啥稀奇?”
周彪盯着他,那眼神能冻死人:“稀奇?高粱粒不稀奇!握在你手里,一路走一路掉,这算哪门子事?!” 说完,他立刻喊来一个战士:“去,顺着这人走的路,给我一寸寸地看!”
没过一会儿,那战士跑回来,气得脸都黑了:“报告司令员!一路!那土坷垃里,全是零零散散的高粱粒!”
真相大白!队伍里的战士们全明白了,怪不得走到哪儿鬼子追到哪儿!
就是这个狗特务,一路走一路撒着这小玩意儿,像给鬼子插了路标一样!
原来周彪早就在观察中注意到了这个秘书的异常:每次都蹭在队伍最边上,手总插兜。
凑近了一看,就明白了这“不起眼”的高粱粒背后藏着多恶毒的勾当!
特务落网,部队有了短暂的喘息机会。
周彪马上下令:审!得挖出更多东西!几个钟头后,审讯结果出来了,不光周彪,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这哪是一个内奸?这秘书根本是日本人和汉奸训练出来的铁杆特务!
而且,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们是一个小组,足足四个人!除了这个秘书,另外三个呢?一个是烽火剧社的演员!一个是参谋长的警卫员!还有个更离谱的,是供给部长家里的老婆!
周彪的脸阴沉得像暴风雨前的天,四个毒瘤就藏在身边,想想都后怕!他立刻下令,迅速把剩下的三个特务都揪出来捆了。
同时,他想了个绝招:继续转移!不过这一次,故意让几个信得过的战士,往相反的方向,一路撒高粱粒!鬼子那边傻眼了,真就傻乎乎地跟着那些假标记就追了下去。
除掉了这四个奸细,给队伍撒了标记的毒手终于断了。
冀中军区第十军分区躲过了一场灭顶之灾!
事后,这个教训被迅速地通报到各个分军区,提醒每一位战士都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
身边的一粒“高粱”,一个看似不经意的举动,都可能是敌人递过来的致命刀子。
咱们纪念历史,更要铭记这份深刻的教训——堡垒,往往最容易从内部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