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7 月 26 日,台独购买美国的坦克将抵达新竹港口,为啥大陆海警船不在新竹外海进

7 月 26 日,台独购买美国的坦克将抵达新竹港口,为啥大陆海警船不在新竹外海进行拦截? 42辆美国M1A2T主战坦克乘着货轮悄悄靠岸,这些被台媒吹嘘为“地表最强”的钢铁巨兽,刚落地就被大陆网友调侃成“移动的棺材”。 毕竟,这些每辆价值千万美元的坦克,连瞄准镜都没调好,就被台军火急火燎地拖往新竹装训部,活像一群没学会走路就想跑的孩子。 这批坦克是台当局2018年花300亿元新台币从美国买的“镇岛之宝”,总共108辆,分三批交货。 台军方吹嘘它们能“防卫北部战略位置”,可现实是,这些坦克连台湾的乡间小路都开不进去——每辆重达63吨,比台湾最宽的公路还宽半米,真打起来,估计得先拆桥修路。 更讽刺的是,台军退役少将栗正杰早就泼过冷水:“买车容易养车难,这坦克耗油如喝水,维修还得求美国爹,打仗时怕是连油都加不满。” 台独当局为啥非要买这堆“铁疙瘩”?说白了,就是赖清德之流想靠美国撑腰,搞“以武谋独”。 他们一边向美国交“保护费”,买F-35战机、雄风导弹,一边在岛内搞“大清洗”,打压统派力量,活像一群赌红了眼的赌徒,把台湾老百姓的血汗钱全押在了“台独”这张必输的牌上。 很多人纳闷:大陆海警船天天在台海巡航,咋不直接去新竹港把坦克拦了?其实,这背后全是战略考量。 第一,法律程序要走。大陆一直强调,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海警船在台湾海域执法是“家务事”,但直接拦截运坦克的货轮,涉及国际航运规则,得先坐实对方“走私军火”的证据,不能贸然动手。 第二,时机未到。大陆的反制手段多着呢——从经济制裁到军事演习,从切断台独国际空间到精准打击“台独”死硬分子,每一步都得算计好。现在拦坦克,不过是“打草惊蛇”,不如等台独把家底都亮出来,再一锅端。 第三,成本太高。新竹港离台湾本岛太近,大陆海警船去了,台军肯定拼死抵抗,搞不好还得擦枪走火。 大陆要的不是“小打小闹”,而是“一锤定音”的解决方式——等台独把“倚美谋独”的戏码演到极致,再出手才是最佳时机。 说到底,台独买坦克这事儿,就像小孩拿玩具枪装大人——看着威风,其实连子弹都没有。美国卖坦克给台湾,不是真想“保台”,而是把台湾当提款机,顺便恶心中国。 赖清德之流以为抱紧美国大腿就能“独立”,却忘了美国连乌克兰都能抛弃,何况一个台湾? 大陆的耐心是有限的,但战略定力是足够的。我们不拦坦克,不是不敢,而是不屑——这些“地表最强”在解放军的东风导弹、055驱逐舰、激光武器面前,不过是靶子。 等哪天台独真敢踩红线,大陆的“组合拳”会让他们知道,什么叫“追悔莫及”。 至于那些骂大陆“软弱”的人,不妨想想:如果现在动手,台湾老百姓得遭多少罪?大陆要的是和平统一,是让台湾同胞过上好日子,而不是把台湾变成战场。 但台独要是执迷不悟,那解放军的炮口,可不会永远沉默。 总之,台独的“钢铁狂欢”,终是黄粱一梦。大陆的棋局,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