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顿:我一生有两件事感到很遗憾,一中国加入WTO,二我做错了!
克林顿在2023年接受采访时,他亲口承认这辈子最后悔两件事:一是当年逼着乌克兰放弃核武器,二是支持中国加入WTO。这两件事,如今看来就是把美国的全球算盘打得稀碎。
就说乌克兰这事儿。苏联解体时,乌克兰继承了1760枚核弹头,妥妥的世界第三核大国。可美国和俄罗斯都坐不住了——美国怕核武器失控,俄罗斯觉得这是自家遗产。
克林顿那会儿想的挺美:只要乌克兰交了核弹,就给经济援助,还承诺拉它进北约和欧盟。
1994年签的《布达佩斯备忘录》,写着美英俄保证乌克兰主权安全。
结果,美国派了几千专家和五万士兵去拆核弹,乌克兰不仅核武库清零,连3000多家军工厂都被美国企业接手。
这下好了,乌克兰没了核武就没了地位。2014年俄罗斯直接吞并克里米亚,2022年更是全面开战。
克林顿现在后悔:“要是乌克兰还有核武器,俄罗斯敢动手吗?”可当初他为了短期稳定,硬是把乌克兰的“保命符”给缴了,结果换来的是战火连天。
讽刺的是,美国承诺的安全保障就是废纸,北约至今没让乌克兰加入,反而让它成了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再说说中国加入WTO。克林顿当年算盘打得响:中国经济刚起步,拉进WTO既能赚中国市场的钱,又能把中国绑在西方体系里“驯服”。
2000年他签了《美中关系法案》,给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地位,2001年中国正式入世。可他万万没想到,中国不仅没被“驯服”,反而借着WTO的平台一飞冲天。
2024年中国GDP已经是全球第二,美国却在抱怨制造业岗位流失、贸易逆差扩大。
但实际数据打脸了美国政客的“中国冲击”理论。美国制造业岗位减少早在中国入世前就开始了,1970年代末到2000年,制造业就业人数已经大幅下降,主要是因为技术进步和消费需求变化。
中国入世后,美国制造业岗位减少速度并没有加快,反而很多工人转向了其他行业,现在美国制造业还有50万个岗位空缺。
至于贸易逆差,2024年美国对华货物贸易逆差占其总逆差的24.6%,比2018年的47.5%大幅下降,主因是美国经济结构问题,比如服务业占比过高、消费依赖进口。
其实,美国对华服务贸易顺差2024年高达273亿美元,美资企业在华销售额远超中资在美,综合算下来美国根本没吃亏。
克林顿这两个遗憾,就是美国霸权思维的反噬。逼着乌克兰弃核,是为了巩固美国主导的安全秩序,结果却埋下战争隐患;拉中国入世,是想把中国纳入西方体系,结果反而养出个竞争对手。
现在回头看,这两件事都成了美国战略失误的典型案例。
对于此事,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参考资料:克林顿反思乌克兰政策:历史视角下的国际战略抉择——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