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39年春,冀东抗日联军总司令高志远赶赴平西,受到战友招待。在接风宴上,战友趁

1939年春,冀东抗日联军总司令高志远赶赴平西,受到战友招待。在接风宴上,战友趁机拿走了高司令手枪,又直接摔碗为号。很快,几十个战士冲出,将高司令五花大绑起来,不久后将他枪决了。

在4月27日那天,平西山南村的杏花开得正烈,冀东抗日联军总司令高志远被反绑双手押至土坡前。

这位曾让日寇闻风丧胆的滦河神枪手,此刻望着故乡方向沉默如山。

而在三日前那场接风宴上摔碎的瓷碗声犹在耳畔,战友萧克以验枪为名缴了他的驳壳枪,摔碗为号,伏兵骤起。

历史在这一刻撕裂一个刺杀汉奸、光复三城的抗日英雄,最终倒在自家人的枪口下。

高志远是抗日战争时期冀东抗日联军的重要领导人,曾孤身刺杀汉奸 刘佐周 ,并毙伤多名日军高官,展现了强烈的抗日决心,然而,1942年被以叛国罪处决。

话说滦河水滋养了高志远的筋骨,也淬炼了他的锋芒。

于1907年生于滦南富户的高家独子,14岁辍学务农却不甘囿于田垄。

每个寒夜,油灯下摊开的《孙子兵法》与窗外枪声交织,他苦练双枪绝技,二十岁便能抬手击落飞鸟,弹无虚发。

乡邻称奇时不知,这枪法终将射向更大的标靶。

直到1933年长城烽火燃至山海关,26岁的高志远砸开自家粮仓,变卖三百亩良田购得两百条步枪。

之后他带着招募的义勇军尚未开赴前线,没想到半路被悍匪刘兰亭半路劫械。

在溃散的队伍前,他攥紧仅剩的银元分遣乡勇,“待我扯旗抗日,盼诸君再聚!

这誓言随滦河水奔涌,终在五年后化作四万抗联旌旗。

1935年的冀东沦陷区,汉奸刘佐周的名字令人齿寒。

此人任日伪保安总队长,专事镇压抗日力量,曾血洗高志远发动的马城起义,将168村民团首领陈宇寰投入死牢。

当高志远发现刘佐周欲吞并共产党地下联络站葛代坨时,他毅然放弃伏击计划,宁失杀敌良机,不陷同志于危境。

转机在八月酷暑中降临。

获悉刘佐周将赴滦县火车站迎接日军司令梅津美治郎,高志远抹黑锅灰扮作厨工,腰藏手枪混入站台。

正午骄阳下,刘佐周躬身拉开车门刹那,两颗子弹穿透其后心。

在日军卫队枪响前,他翻身滚下月台,左腿中弹仍借混乱遁入芦苇荡。

次日,日本《关东报》头版标题战栗,“冀东幽灵现世!”

而刺刘壮举点燃了压抑的火山。

在1938年7月9日,滦河畔的百人起义星火燎原。

高志远被推举为华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区总司令,麾下迅速汇聚两万九千子弟。

他颁布的军令铁般铮铮,私拿百姓粮米者斩,擅闯民宅者杖。

当抗联攻占倴城查获日资洋行物资,他当街设台发还百姓典当之物,黄金绸缎尽归穷人。

三打乐亭的烽烟里尽显其谋略。

首战受挫,二围智取,直到伪县长献枪求和,他佯装撤兵却暗伏奇兵。

三战总攻时亲率卫队攀云梯破城,终将青天白日旗插上拱真阁。

直到日军北宁铁路瘫痪半月,天津租界报纸惊呼,“乐亭陷落,冀东变天!”此刻他麾下五万健儿,占整个冀东抗日武装的三分之一强。

然而凯歌在1938年秋戛然而止。

之后日军调集重兵围剿,八路军四纵党委决议抗联西撤平西整训。

高志远望着黑压压的乡亲队伍眼眶发红,今日暂别滦河,来年必带诸位回家!

承诺在血腥阻击中碎裂,蓟县赵各庄血战,副司令陈宇寰率百人断后全员战死,白河渡口伏击,第十四总队长吴绍舟身中七弹仍高擎战旗。

千里转战后的平西斋堂,五万大军仅剩两千残兵。

在这刺骨寒风中,高志远脱下棉袄裹住伤兵,自己却冻出肺咳。

当萧克在挺进军会议宣布固守平西,他拍案而起,弟兄们尸骨未寒,岂能困守深山?

于是他连夜写信向隐居北平的吴佩孚求援,然而这位拒当汉奸的旧军阀曾接济过抗日武装,却不知此信被情报员截获时,勾结军阀的罪名已如铡刀悬颈。

在1939年初春的鸿门宴上,酒过三巡的萧克突然索看佩枪。

高志远坦然递上跟随六年的驳壳枪,却见对方翻腕摔碗。

四十伏兵破门而入时,他撞翻酒席嘶吼,我高志远若叛国,滦河倒流!

公审会上,旧部哭求送延安学习,李运昌却以枪法如神,放虎归山力主处决。

当刑场传来枪声时,千里外滦南百姓正偷偷供奉他的长生牌位。

警卫员冒死运回乡的遗体葬在芦苇深处,无碑无冢,唯有一捧浸血的冀东黄土相伴。

1982年河北省追认烈士的证书送达时,当年偷埋他的少年已白发苍苍,颤抖着指向河岸,司令,滦河水还记着您哩!

英雄的血从不为谁而流,只为山河不碎。

当时关键证人陈飞在事后消失且无确凿证据,指控缺乏说服力。

再一个他的队伍始终未与日军合作,再说了吴佩孚当时已沦为平民,不具备拉拢价值,因此“投敌”指控存疑。

但是现在说什么都已经晚了,还是那句话,英雄的血从不为谁而流,只为山河不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