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国民党中统权力大还是军统权力大? 答案是中统。中统全称是"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

国民党中统权力大还是军统权力大? 答案是中统。中统全称是"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属于国民党党部系统;军统全称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属于军队系统。从隶属关系看,中统直接归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管,相当于国民党的"直系",而军统只是军事委员会下属单位,论级别确实差了一截。 不过这事儿得分阶段看,中统的底子更厚,最早能追溯到陈立夫、陈果夫兄弟搞的"中央俱乐部",也就是常说的"CC系"。 这俩人是蒋介石的亲信,1929年就开始抓党务调查,专门盯着党内异己和共产党,那会儿军统还没影子呢。 到30年代,中统已经在各省党部、警察局、学校布下了密密麻麻的"党员调查网",光成员就有20万,连社会舆论、报纸杂志都得受他们监控,说它是国民党的"东厂"一点不夸张。 军统是后来者,前身是"蓝衣社",也就是"力行社"的特务处,戴笠当处长。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被骂得厉害,想靠黄埔系的心腹搞点小动作,这才拉起了这支队伍。刚开始军统只能在军队里活动,跟中统比根本不是一个量级。 但转折点出在抗战爆发后,中统的命门一下子暴露了——它的组织全靠国民党党务系统,日军一占领大城市,这些机构在沦陷区全垮了,跟断了线的风筝似的。 反观军统,本来就是军队出身,自带武装力量,像苏浙别动队、忠义救国军,在敌后搞情报、炸铁路,越打越活跃。 1941年他们甚至截获了日军偷袭珍珠港的情报,虽然没被重视,但也显出了本事。 抗战那几年,军统在全国设了700多个单位,连南洋、欧洲都有他们的人,光是针对日伪军的突袭就搞了595次,打死一万多敌人。 蒋介石一看这架势,觉得军统更顺手,又是给资源又是开绿灯,戴笠的地位跟着水涨船高。 这时候两家的权力边界开始模糊了,中统擅长在党政机关里玩阴的,抓个叛徒、封个报社,下手又快又狠,不用请示就能自己做主。 军统则把触角伸到了军队、警察、交通系统,内勤管情报分析,外勤搞暗杀绑架,连毛人凤这些后来的头目,早期都在基层摸爬滚打。 有意思的是,中统偶尔会给军统透点无关痛痒的消息,真要动真格的,还是得靠军统动手,有点"文斗"和"武斗"的分工。 但论起蒋介石的信任,戴笠可能更胜一筹。毕竟军统是军队系统,蒋介石自己就是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用起来更顺手。 他想"以军治党",自然得给军统撑腰。不过戴笠死后,军统改组成保密局,毛人凤当家时就没那么风光了。 中统后来也改名叫"党通局",但根基还在党务系统,只是抗战后元气大伤,没能力再跟军统争了。 说到底,这俩机构就是蒋介石的左右手,一个管党内和社会,一个管军队和敌后,早期中统靠资历压人,后期军统靠战功上位。 但论起骨子里的权力根基,中统的"党部嫡系"身份始终更硬气。 只不过国民党派系林立,今天你压我一头,明天我踩你一脚,最后这俩都成了独裁统治的工具,解放战争后没多久就跟着蒋介石退守台湾,慢慢没了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