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选矿厂参观学习浮选工艺过程中不幸溺亡,持续引发关注。7月24日深夜,一名毕业于东北大学的业内人士接受南都N视频记者采访时介绍,浮选法本身是很成熟的有色金属选矿方法,诸如浮选槽等设备在行业内也十分通用,但人员坠入矿浆的事故却是极其罕见的。或许也是因此,涉事企业在日常管理时产生了疏忽。
中国黄金内蒙古矿业选矿部浮选车间。
6名大学生是7月23日上午,在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参观学习浮选工艺过程中,因格栅板脱落坠入下方的浮选槽,最终造成溺亡的悲剧。
业内人士告诉南都N视频记者,目前在行业内,很多有色金属的选矿方法都是以浮选法为核心,基本上都使用浮选机。从山里开采出的矿石经过破碎研磨,变成较小的颗粒后,被送入浮选机中搅拌,在此过程中使用起泡剂、捕收剂等药剂,将金属从矿石里分离出来。而涉事企业的铜钼矿浮选设备,相对而言更大型,浮选槽也特别大。其上方的格栅板是一块一块拼合的,这样更便于日常检修。
对于格栅板载荷后断裂、站在上面的人直接坠入矿浆的情形,上述业内人士直言难以想象,“我们内部讨论,都觉得这种事情极其罕见,以前从来没听说过”,甚至觉得“应该不太可能发生”。作为东北大学的毕业生,其回忆说,在校期间每年都去实习,但普通的实习不会太靠近浮选机,如果是简单的参观,可能还会走专门的参观走廊。
而在企业的日常生产中,浮选机启动之后并不需要人工介入,就可以自行运转,“正常来讲,人很少会专门走到那里面,除非是加药剂,或者取样时,才会站在格栅板上操作。”对于人员近距离接触设备时如何安全生产,业内也有相应的标准和规范,“比如必须佩戴安全帽,哪些区域不能站人,哪些区域承重多少,应该与哪些区域保持一定距离……正常来讲都有标识。这些格栅板肯定也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更换。”
据其分析,或许也是因为人员坠入矿浆的事故极其罕见,令涉事企业在日常管理时产生了疏忽。“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设备很大,在检修过程中忽略了一些细节,或者没有特别注意把格栅板焊紧。”此次事故,令很多从业者感到惊讶和痛心,也必将为安全生产管理敲响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