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42年,赵培宪被俘,日军拿他练刺刀,到了训练场时,他一脚踹开日军,而后转身跑

1942年,赵培宪被俘,日军拿他练刺刀,到了训练场时,他一脚踹开日军,而后转身跑了几十米,从一个大斜坡处滚了下去! 刺刀尖离胸口只剩几厘米,汗混着血淌进眼睛,赵培宪甚至能看清对面日本新兵颤抖的嘴角,那是个半大孩子,手里的枪却稳得骇人。刑场叫赛马场,乱葬岗的黄土早被染成酱色,空气里那股甜腥味熏得人发晕。 就在半小时前,两批共四十名八路军战友倒在这儿,惨叫和鬼子“呀呀”的怪吼搅在一起,血沫子溅上枯草。 赵培宪被推上第三批“活靶子”队列时,手腕猛地一挣。捆他的不是麻绳,是日军从死难战友裤腿上割下的粗布条,血浸透了,滑得使不上力。趁押送兵扭头狞笑,布条松了。 活人刺杀训练,日军叫它“试胆”。1942年盛夏,太原日军独立混成第4旅团补进二百新兵,急需用活人练手。关在“太原工程队”的三百多八路军战俘成了现成靶子。 这地方号称“中国奥斯维辛”,草棚挤着几十人,发霉谷糠掺石子当饭,抽血、活体解剖是常事。 赵培宪不是普通士兵。1937年,17岁的西安商校学生投奔红军,因文化高当过朱德文书,又随罗瑞卿搞敌工。 五个月前“五一大扫荡”,总部遭重创,左权牺牲,弹尽粮绝的他与二百战友被俘。集中营里,他早盯上刑场三面环兵、背靠深沟的地形,绝境里撕开的一道缝。 刺刀捅来的刹那,他侧身闪避,肩膀狠撞鬼子膝窝,踹倒人便往沟壑冲!身后炸开日语咒骂,但晚了。十几米陡崖,他蜷身滚下,碎石刮得皮开肉绽。追兵被深沟拦住,十多米垂直落差,枪里还没子弹为防战俘夺枪,日军训练前卸了弹匣。 340条命换他一人活。屠杀持续到8月3日,50名抗大女学生同样惨死刺刀下。住冈义一,那个指挥刺杀的日军大尉,十四年后在太原军事法庭招供:两日“试胆”只为练新兵胆量。 赵培宪的逃亡路浸着血。肋骨断了三根,靠老乡用麻布裹伤藏匿月余。刚能走动,他跌撞回根据地,一纸控诉书震动了延安。 彭德怀亲自接见,《新华日报》头版登出《“我曾被当作活肉靶子”》,世界哗然。暴行曝光迫使日本军部叫停“活靶训练”,指挥官安尾正纲被送上军事法庭。 2007年6月,赵培宪在昆明辞世,享年87岁。离休前他任云南省民政厅长,总念叨勐罕渡口的解放纪念碑,当年带两个营横渡澜沧江解放西双版纳的人,骨子里仍是22岁那个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青年。 今日的血性不是嘶吼,是深渊前睁着眼纵身一跃,知道身后空无一人,仍信前方必有黎明。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资料来源:《新华日报》1942年8月21日头版《“我曾被当作活肉靶子”——控诉日本法西斯的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