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我党对叛徒彻查,当时负责照顾护送瞿秋白的周月林有最大嫌疑,被捕入狱,没想到一直到1979年,因为一张报纸刊登的新闻,才发现周月林是被冤枉的。 周月林1906年生在上海一个渔民家庭,早年进纱厂当童工,接触进步思想后投身革命。1922年被党组织派到苏联海参崴党校学习,次年转莫斯科东方大学,在那里她结识梁柏台,两人1925年结婚,回国后一起工作。她先在上海做妇女动员,组织小组会议,分发传单,教识字和技能。1931年进入中央苏区,任妇女部部长,推动妇女参与生产,建立互助组和识字班,帮助摆脱传统束缚。 1934年,苏区面临围剿,红军主力转移,她因懂医务,被选入护送小组,负责瞿秋白、何叔衡、张亮、邓子恢等人离开瑞金,向福建永定转移。小组伪装成国民党俘虏,由警卫排护送,途中福建省委书记万永诚建议这个办法。他们翻山越岭,途中遇到保安团包围,何叔衡牺牲,邓子恢逃脱,她和张亮、瞿秋白被捕。狱中她们坚称普通身份,瞿秋白用化名林祺祥。两个月后瞿秋白暴露身份,被杀害。张亮和周月林1938年保释出狱,但周月林联系不上组织,在当地嫁人隐居。 1935年2月护送行动本是为瞿秋白等不便打游击的人转移到上海治病,项英决定派周月林领队。她们从会昌小密村出发,途中在汤屋遇万永诚,他让扮成被俘红军。没多久保安团抓捕,国民党审讯多次,她们没露馅。瞿秋白在长汀水口小迳村被认出,陶峙岳电告蒋鼎文,宋希濂和李默庵查实。国民党报纸报道俘获瞿秋白及项英妻张亮、梁柏台妻周月林。周月林在狱中帮张亮生子,两人互相支持,坚持两年多才保释。 出狱后张亮去延安,周月林到江西南昌新四军办事处找项英,但党内已有风言风语疑她出卖瞿秋白。她打听丈夫梁柏台牺牲消息,只能过贫苦日子。解放后她找老战友张琴秋恢复组织关系,却因瞿案牵连,1955年被捕。专案组调查历史叛徒,重点复核瞿秋白案,档案显示她是幸存者,释放经历可疑。公安部门查清她下落,逮捕关押。她一直申诉清白,但证据不足,关在功德林后转秦城。期间她写回忆,强调没出卖任何人。专案组翻国民党档案,进展慢,直到1979年发现旧报纸报道万永诚妻李秀华叛变供出小组身份。这份证据上报,证明周月林无辜。 1979年北京法院复查瞿秋白案,从国民党报纸中找到李秀华投诚供出瞿秋白身份的报道,与周月林叙述吻合。法院撤销判决,宣告无罪释放。她出狱时73岁,组织恢复党籍,按1925年参加革命办理离休,享受副省级待遇。回到上海住安静住宅区,昔日同志探望,她讲述历史细节,提供口述帮助党史研究。偶尔去浙江新昌丈夫老家,参观故居,补充档案事件时间地点。余生低调,阅读书籍报纸,关注国家发展,参与纪念活动简短发言回忆经历。同志带来物品,她致谢。她的经历纳入党史资料,作为见证。1985年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遗体安葬,同志悼念。相比张亮1938年在延安被秘密处死,周月林的平反来得晚,但总算洗清名声。瞿秋白专案组1980年写出复查报告,确认李秀华为叛徒,避免更多冤案。 周月林的故事反映革命中女同志的艰辛,从苏区部长到蒙冤24年,她坚持申诉证明清白。早期在东方大学学习,回国推动妇女工作,苏区成立互助组,这些贡献实打实。护送瞿秋白本是组织任务,却因叛徒李秀华导致暴露,她背锅多年。1955年彻查叛徒时,专案组从档案入手,疑点集中在她和张亮身上,张亮已死,只剩她被抓。狱中她阅读政策新闻,写下转移细节,如小组伪装和保安团抓捕过程。1979年报纸证据出现,法院上报审批,终审无罪。这段经历提醒人们,历史真相有时藏在不起眼的地方,需要仔细排查。她的平反后生活平静,帮助研究党史,补充护送小组行踪和狱中坚持。逝世时党史资料记录她的见证作用,避免类似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