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中,国军军长高吉人重伤被俘,住院时他对邻床的副师长说:“粪坑水位这几天最低,咱们钻粪坑逃跑。”
高吉人是黄埔四期出身,杜聿明的陕西老乡,曾在抗日战场上屡建战功。
,在淮海战役中,他率领的重建70军因士兵多为抓来的壮丁,装备落后,战斗力大不如前。
战役打响后,70军防线迅速被解放军突破,高吉人自己也身受重伤,最终被俘。
在解放军的野战医院里,高吉人虽然得到了妥善的救治,但他始终担心自己会被作为“战犯”处置。
于是,他和副师长策划了一场“粪坑逃生”的闹剧。
两人趁夜跳入粪坑,试图通过排水沟逃跑,结果却被巡逻的解放军战士抓个正着。
虽然解放军没有对他们进行惩罚,反而继续给予优待,但这次逃跑却成了高吉人心中挥之不去的尴尬回忆。
高吉人后来感叹,自己当时被黄埔的“忠君”思想洗脑,认为被俘是莫大的耻辱,才会想出这种荒唐的逃跑方式。
其实他心里清楚,70军早已失去了战斗力,士兵厌战,补给短缺,即使没被俘,也撑不了多久。
这种绝境中的挣扎,更像是为自己的“军人尊严”找个借口。
淮海战役中,不少国军将领像高吉人一样,明知败局已定,却还在做无谓的抵抗。
而解放军的优待,恰恰反衬出这种抵抗的无谓——战争的胜负,从来不是靠钻粪坑能改变的,人心向背才是关键。
你觉得高吉人的逃跑行为是无奈之举还是愚蠢之举?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