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核心地段的房子,以后有钱也买不到了! 在中国用不了多久,就算你有钱你也买不到一线城市核心地段的房子了。因为你根本没有意识到,现在一线城市有价值的房子,根本没有人愿意卖,已经成了一个稀缺的收藏品了。 你有没有发现,国际大都市的房子早就不只是住的地方”了?纽约曼哈顿上东区的褐石公寓,转手周期平均 17 年。不是业主不想卖,而是他们的孩子从出生起就知道:这扇窗外的中央公园天际线,是要传给孙辈的。 伦敦金融城周边的学区房,近五年流通率跌破 3%,中介说最常听到的话是 “我祖父 1968 年买的,你说多少价能让我拆了家族的根?” 这些房子正在完成一场蜕变。从 “可以买卖的商品”,变成 “不能复刻的藏品”。就像卢浮宫不会把《蒙娜丽莎》拿出来拍卖,当一个城市的核心地段再也生不出新土地,那里的每一套房,都成了城市文明的 “限量版展品”。 北京的三环内,上海的内环,几乎没有新房可卖了。 转头看深圳,这个被群山和大海环绕的城市,正在加速完成这场蜕变。南山科技园的写字楼灯光亮到凌晨2点,但你知道吗?科技园周边 3 公里内,近三年没出过一块住宅用地。上个月前海那个新盘,127 套房子,4000 人抢,有人带着户口本和全款验资单在售楼处排了一个通宵,不是他们太疯狂,是他们看懂了:深圳的核心地段,已经进入 “卖一套少一套” 的倒计时。 你总说 “等降价”,但国际大都市的故事早就告诉我们:当核心地段的土地耗尽,房价的涨幅从来不是线性的。就像伦敦海德公园旁边的公寓,2000 年时有人50万英镑嫌贵 ,现在涨了 12 倍,而且业主还不愿意卖。 其实你真正犹豫的,不是价格数字,是没看清这场游戏的规则已经变了。过去我们总以为房子是 “消费品”,旧了就该换;但现在,核心地段的房子正在变成 时间的朋友,你买的不是钢筋水泥,是城市未来二三十年的发展红利,是给下一代留的 “城市入场券”。 当深圳湾的最后一块住宅用地盖成了摩天楼,当陆家嘴的二手房挂牌量跌破百套,你会突然明白:那些今天让你犹豫的 “贵”,明天会变成让你拍大腿的 “早知道”。 毕竟,当核心地段的房子不再流通,每一扇窗都成了城市给少数人的勋章,而勋章,从不讲性价比,只讲有没有资格拥有。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