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轰,轰,轰”伴随着几声巨响,印度耗资200多亿,历时42年建成的贾坎德邦大坝投入

轰,轰,轰”伴随着几声巨响,印度耗资200多亿,历时42年建成的贾坎德邦大坝投入使用才22个小时就轰然倒塌。 先说说这个项目的来龙去脉。Konar灌溉工程其实是印度东北部一个老项目,1977年左右立项,主要目的是给贾坎德邦的农田提供水源,覆盖好几千公顷土地。 最初预算才12亿卢比,可因为各种原因拖拖拉拉,成本一路飙升到2200亿甚至2500亿卢比。为什么这么久?资金短缺是头号问题,政府换届,钱没跟上,工程就停摆。 土地征用也卡壳,当地居民不愿意让地,闹出不少纠纷。森林许可又是个坎儿,环保部门卡得严,批文来来回回改了好几轮。 承包商换了一茬又一茬,早期的设计还得调整,技术升级啥的,全都加了成本。印度基建就这样,时间一长,物价涨,人工贵,超支成常态。贾坎德邦政府后来加速推进,2014年后才真正动起来,但质量把关松散,成了后来的隐患。 这个项目跟一个人脱不开关系,就是当时的首席部长拉古巴尔·达斯。他1955年出生在贾坎德邦詹谢普尔一个普通家庭,爸妈是钢铁厂工人。 他中学毕业后进塔塔钢铁公司,从底层员工干起,操作机器,处理材料,一步步爬到主管位置。80年代初,他转行从政,加入印度人民党,当基层组织成员。 1995年起,他连任詹谢普尔东选区议员好几届,积累了不少经验。期间,当过劳工部长、城市发展部长,管工厂事务和基础设施。 2009年底到2010年中,他还做过副首席部长。2014年12月,达斯上台当首席部长,是贾坎德邦首位非部落出身的邦长,任期到2019年底。 在位时,他大力推工业项目,比如钢铁厂扩建和道路工程,但也惹来土地改革方面的争议,当地居民抱怨征地不公。达斯作风硬朗,爱抓政绩,可这也让他忽略了质量细节。 达斯上台后,Konar项目成了他的重点。他想用这个工程展示邦的发展成果,尤其是在选举前。2019年8月28日,项目终于完工,达斯亲自主持启动。 水从上游流进渠道,本该灌溉下游农田。可没想到,次日凌晨,渠道一段壁体就出问题。混凝土厚度不够,里面有施工留下的空洞,水压一冲,裂口扩大,整段塌陷。 水流冲出,淹了下游35个村庄,农田泡水,作物毁坏,牲畜损失。调查显示,塌陷原因是老鼠洞和高水压导致的泥壁薄弱,质量验收没过关。 工程从规划到建成,换了无数承包商,花了上百亿,却撑不住一天。这暴露了印度基建的通病,赶工期,忽略安全。 塌陷后,影响不小。洪水淹了10-15英亩农田,稻子刚种下就冲走,储存粮食泡烂。村民生活中断,房屋受损,得重建。 政府赶紧停水,派人修补缺口。成立调查组,四名工程师被停职,初步报告把锅甩给鼠洞和水压。但反对党不买账,说这是政绩工程,为选前造势,验收走过场。 社交媒体炸锅,标签热搜,全国都拿这当笑柄。可对村民来说,没笑的力气,他们等赔偿,等修复。 这事儿对达斯打击大。2019年12月选举,他领导的印度人民党只拿25席,他自己选区输给独立候选人萨尤·赖伊,票差1.5万多。 他辞职,结束首席部长生涯。话说回来,达斯从底层爬上来不容易,早年参加总革命运动,还坐过牢。但在位时,基础设施争议多,土地问题没处理好,影响了民意。 2023年10月,他被任命为奥里萨邦州长,管行政事务。到2024年12月,他辞职,2025年1月重回印度人民党,继续搞政治。 回过头看,这个项目不是孤例。印度全国基建延误常见,成本超支高达数万亿卢比。贾坎德邦其他项目也这样,资金断链,环保卡壳。 政府总爱在选前赶工,质量成牺牲品。村民本指望水源改变命运,结果成灾难。调查后,政府承诺赔偿,可落实慢,修复拖沓。反对党借机攻击,媒体跟进,社会不满蔓延。这反映了印度发展的痛点,政绩冲动压过实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