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俄乌打了三年多,最近冒出个怪事,中国一枪没放,却成了谁都绕不开的大玩家。

俄乌打了三年多,最近冒出个怪事,中国一枪没放,却成了谁都绕不开的大玩家。

中俄贸易额直接干到2400亿美元,创了历史纪录,美国人盯得再紧,也没揪出中国给俄罗斯送武器的实锤,可两国的生意越做越猛。

克里姆林宫的炮弹还在乌克兰土地上炸响,华盛顿的制裁大棒挥得呼呼生风,可谁能想到,真正在俄乌战争里赚得盆满钵满的,竟是那个一枪没放的中国。

最近海关总署甩出一组数据,中俄贸易额像坐了火箭似的蹿到2400亿美元,创下两国建交74年来的最高纪录。

美国情报机构把显微镜都盯穿了,愣是没找到中国军援俄罗斯的铁证,可中俄的卡车、货轮、输油管道却比任何时候都忙得欢实。

这出戏码比好莱坞编剧还魔幻。

西方媒体天天炒作“中国暗渡陈仓”,可翻开贸易清单,上面密密麻麻全是民用产品:从山东的轮胎到深圳的无人机,从浙江的阀门到广东的服务器机柜。

俄罗斯工厂的德国机床坏了?

中国连夜发去河南产的数控系统。

莫斯科市民买不到奔驰宝马?

奇瑞和哈弗的4S店在红场边上开得红火。

就连被西方断供的民航零件,如今也贴着“中国制造”的标签飞在西伯利亚航线上。

北京这步棋下得堪称教科书级别,官方表态永远四平八稳,嘴上说着“劝和促谈”,手里签着能源大单。

普京去年访华时,两国签订的87项合作文件里,连半个敏感词都挑不出来,可明眼人都看得出,当欧洲企业哭着撤离俄罗斯市场时,中国工程机械在俄销量暴涨320%,手机电脑拿下75%市场份额,连俄罗斯央行外汇储备里的人民币都涨到15%。

这种“非军事介入”让华盛顿恨得牙痒,既没法援引《以制裁反击美国敌人法案》(CAATSA)对中国下狠手,又眼睁睁看着卢布结算体系被人民币悄悄渗透。

经济学家算过一笔账,俄罗斯每卖出一桶石油,就有三成货款变成人民币回流中国,这可比当年用美元结算时还利索,毕竟现在中石油收卢布,转头就能在莫斯科超市买俄罗斯奶粉,而 Gazprom 拿到的人民币,转身就去义乌订购五金工具。

这种闭环贸易把SWIFT系统直接架空,气得美国财政部副部长阿德耶莫公开抱怨:“某些国家正在构建平行金融体系。”

战场上的硝烟或许还要飘很久,但战场外的格局早已天翻地覆,当G7国家忙着给乌克兰凑F-16战机时,中国企业在俄罗斯的仓库里堆满了光伏板和电动公交车。

德国《商报》酸溜溜地评论:“中国人卖的不是武器,却比武器更致命,他们卖的是维持战争经济的氧气。”

这场21世纪最诡异的地缘博弈里,北京用集装箱代替了坦克,拿贸易数据当战报。

至于那些在联合国吵翻天的制裁决议?

看看中俄边境昼夜不停的货运列车就知道,什么叫“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各位老铁觉得,这种“不站队却通吃”的策略能玩多久?

评论区等你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