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山东菏泽,母亲眼球被砸伤,当地医生说这里治不了,赶紧送到济南医院,也许能保住老人

山东菏泽,母亲眼球被砸伤,当地医生说这里治不了,赶紧送到济南医院,也许能保住老人的眼睛。儿子立马开车带着母亲上了高速,女儿迅速联系济南交警,告知母亲的病情,请求援助。   七月的山东,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援在高速与城市街道上同时上演。   当亲人突遭急病,生命的希望往往寄托在最快的速度上,而交警的出现,总能让这场赛跑多一份胜算。   7月10日下午两点,菏泽的柴先生心里像压了块石头。   母亲在家被东西砸中了眼睛,当地医生检查后直摇头,说这里治不了,要赶紧送济南大医院,或许还能保住眼睛。   没多想,柴先生开着车拉着母亲就上了高速,女儿在旁边赶紧给济南交警打了电话,声音带着哭腔,把母亲的情况和要去的医院说清楚,就盼着能有人搭把手。   差不多同一时间,福建古田的陈先生也在焦急地握着方向盘。   母亲突然高血压犯了,脸色惨白,呼吸都费劲,他从鹤塘往县医院赶,越靠近城区越心慌。   这个点城里肯定堵车,耽误了可怎么办?   他咬着牙给古田交警大队城区中队打了求助电话,声音止不住地抖:“警察同志,我妈快不行了,城里堵车,能帮我开下道不?”   这两通求助电话,一头连着菏泽到济南的高速路,一头连着古田的城区街道,却有着同样的急切:亲人的生命正在倒计时,他们把最后的希望,交到了穿警服的人手上。   济南交警接到电话后,立刻安排了铁骑队员在高速口等着。   古田交警挂了电话,民警和辅警抄起装备就往高速口赶,一路上还不停跟陈先生通电话,问清他开到哪儿了,老人情况怎么样。   柴先生的车刚下高速,就看见路边停着两辆交警铁骑,警灯闪得刺眼。交警看见他的车牌,打了个手势,柴先生立马明白了,踩着油门跟了上去。   环城高速上,铁骑队员在前面开道,一会儿鸣笛,一会儿伸手指挥旁边的车避让,遇到弯道就灵巧地打方向,一个个S弯过得又快又稳。   柴先生看着仪表盘,时速已经飙到140多,导航一个劲儿提醒“你已超速”,他心里又急又怕,自己开货车多年,知道高速上开这么快,一颗小石子都可能让前面的铁骑摔倒,那后果不堪设想。   他甚至在心里盘算,要是真出事,自己立马打方向把他们护住。   另一边的古田街头,上午10时47分,陈先生的车在高速口和交警的警车遇上了。   民警隔着车窗一看,老人脸色白得像纸,喘气都费劲,二话不说打开警笛,警车在前头开路。   “后方有危重病人,请前方车辆让行!”民警拿着扩音器喊,声音穿透车流。   让陈先生没想到的是,听到警笛和喊话,路上的车都主动往两边靠,齐刷刷让出一条道来。   原本要走8分钟的路,警灯一路闪烁着,3分钟就到了医院门口。   车刚停稳,民警就跳下来往急诊跑,一边跑一边喊医生,紧接着和医护人员一起把老人扶进了急诊室。   这两段路上,车里的心情都一样沉重。   菏泽的母亲看着窗外飞驰的景象,拉着儿子的胳膊说:“慢点开,安全第一,眼睛保不住也没事。”   女儿抱着母亲,眼睛盯着前面的铁骑,心揪成一团,既怕母亲耽误治疗,又怕交警出事。   古田的陈先生握着方向盘的手全是汗,事后他说:“当时手都在抖,城里车那么多,没有交警开道,真不知道要堵到什么时候。”   幸运的是,两场救援都没有让人失望。   济南的医院里,柴先生的母亲被最快速度送进手术室,医生说再晚一点眼球可能就保不住了,最终手术很成功,老人能重新看见太阳了。   古田县医院里,陈先生的母亲经过紧急救治,血压慢慢稳定下来,脱离了生命危险,现在正在医院慢慢调理。   7月18日,柴先生带着家人来到济南交警大队,手里捧着一面锦旗。对着两位铁骑队员,一家人“扑通”跪下了,柴先生抹着眼泪说:“你们是拿命给我妈护航,跪谢都不够表达心情。”   陈先生也专门找到古田交警,红着眼圈道谢,说要不是他们,母亲可能就危险了。   这份感谢不止在当事人心里。   济南交警那句“你尽管踩油门,剩下的交给我们”,成了很多人心里的暖流。   古田的网友刷到救援视频,都在评论里点赞:“警笛一响,车就让道,这就是文明城市该有的样子”“交警跑着找医生的样子,就是生命的光”。   其实,这两场救援里藏着生命救援的共通逻辑:面对紧急情况,交警的第一反应永远是“马上到”,他们用最快的速度响应求助,用最专业的方式开辟通道,把风险留给自己,把希望留给群众。   而路上的每一辆车、每一个人,都在用主动避让的默契,参与到这场生命救援里。   交警的“狂飙”不是鲁莽,是肩上的责任,市民的避让不是被迫,是心里的善良。   当警灯为生命亮起,当责任与善良相遇,每一次“超速”都值得被记住,每一次守护都值得被致敬。   这就是我们身边最真实的温暖,藏在交警的铁骑声里,藏在路人的避让里,更藏在每一个被挽救的生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