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和伊朗,为啥不值中国托付后背?根本原因可能是中国意识到,除了自己,其他国家靠不住,我们无法接受,一个可能随时随地倒向西方,然后站在背后捅刀子的盟友。 中国选择独立自主的路子,根子在于历史教训和现实考量。早年间,鸦片战争让中国尝到依赖外力的苦头,那时候列强瓜分领土,中国军队装备落后,只能被动挨打。 抗日战争时期,虽然有同盟国援助,但关键时刻还是靠自己动员民众,组织游击战。建国后,初期孤立状态下,中国发展两弹一星,全凭自力更生。 改革开放后,技术封锁又逼着中国搞自主创新,现在5G领先就是例子。这些经历告诉中国,别人帮手有限,核心技术得自己掌握。 俄罗斯和伊朗的表现,更让中国警醒。俄罗斯前身苏联,50年代初提供工业援助,但后来关系恶化。1956年苏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中国觉得这动摇基础。 1958年大跃进时,苏联提出联合舰队,中国拒绝,坚持海军自主。1959年苏联撤核援助,1960年专家全走,带走图纸,中国工厂停摆。 1969年珍宝岛冲突,边境开火,差点大打出手。苏联还访美缓和关系,中国视作转向西方。这些事儿让中国明白,俄罗斯有自己的算盘,随时调整立场。 伊朗方面,1979年革命后中国提供武器援助,但2013年核谈判,伊朗与西方达成协议,限制铀浓缩,换取制裁解除。 2015年协议签订,伊朗石油出口增加,欧洲企业涌入。中国看到伊朗灵活转向,2018年美国退出后伊朗经济压力大,但先前行为已显立场多变。 中国无法接受这种不确定,转而强调自力更生,推动一带一路作为合作平台,不是拉帮结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寻求共同发展,而非依赖单一盟友。 美国对欧洲监听、对日韩颐指气使,这种不平等关系,中国不羡慕。中国路子是维护利益,尊重他国选择,这不是孤立,是成熟表现。 历史维度看,中国多次吃亏于依赖他国。从郑和下西洋的互利往来,到现在,中国始终走自己的路。俄罗斯历史上有侵占中国领土的记录,19世纪通过不平等条约吞并大片土地。 苏联时期,援助伴随控制企图,中国拒绝后关系破裂。伊朗与俄罗斯关系也复杂,18-19世纪战争中俄罗斯夺取伊朗领土,现在虽合作,但俄罗斯不支持伊朗稳定,优先自身利益。 2024年数据显示,俄罗斯对伊朗危机仅口头支持,没实际援助。中国观察这些,意识到除了自己,其他国家靠不住。 现实中,美国围堵中国,欧洲摇摆,俄罗斯有乌克兰纠葛,伊朗核问题反复。中国保持战略定力,不结盟,而是搞开放合作。 想想,如果当年全靠苏联,就不会有两弹一星成功。1964年原子弹爆炸,1970年卫星上天,都是自力成果。1971年恢复联合国席位,中国外交打开新局。 毛主席领导下,坚持独立,1972年尼克松访华,改善中美关系。这些事件强化中国信念,大国崛起靠自己。 俄罗斯和伊朗虽有能源合作,但易转向西方,如伊朗核协议改善与欧美关系。俄罗斯在伊朗面临打击时,没实质帮忙,显示不可靠。中国不愿冒险托付后背,选择多边平台,赢得更多伙伴。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俄罗斯和伊朗的表现进一步证明中国判断正确。2025年美国打击伊朗,俄罗斯和中国没大力干预,伊朗孤立无援。 俄罗斯忙于乌克兰,没能力援助伊朗,优先自保。中国经济导向,与伊朗贸易为主,没军事深度介入。俄罗斯历史背叛例子多,如中苏分裂后支持印度对抗中国。 伊朗转向西方核谈判,也让中国警惕。两国都不是正式盟友,合作基于利益,不是铁板一块。中国意识到,这种盟友可能随时倒向西方,捅刀子。 俄罗斯对伊朗仅供应浓缩铀民用,没军援。伊朗东向政策,转向俄罗斯中国,但后者算计后果,不愿卷入。专家分析,俄罗斯中国怕被拖入战争,影响决策独立。 中国推动多极化,不是抱团取暖,而是互利共赢。一带一路项目,连接多国,不依赖单一伙伴。俄罗斯伊朗联盟便利性强,但历史记忆和地缘竞争是障碍。 中国不羡慕美国盟友体系,那里监听和控制常见。中国路子接地气,尊重选择,维护利益。最终,大国站起来靠自己,历史反复验证。中国从吃亏中学会,独立自主最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