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人太甚!朝鲜领导人刚结束与俄罗斯外长的会晤,美军的B-52H轰炸机就压到了三八线上空,这架能带核弹的轰炸机在济州岛演习,日本F-2战机和韩国KF-16全程护航。 7月11日那天,拉夫罗夫前脚到朝鲜,美日韩后脚就在济州岛搞联合演习,还把能携带核弹的B-52H派出来。 这可不是巧合,这是在向朝俄传递明确的信号:你们要是走得太近,美国有的是手段收拾你们。 美国想通过这种军事威慑,掐断俄朝正在加强的军事合作,尤其是在俄乌冲突中形成的那种“炮弹换技术”的模式。 说到俄朝关系,最近两年那可真是热乎得很。 自打2024年普京访朝签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之后,两国高层互访就跟串门似的频繁。 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三个月内三次去朝鲜,拉夫罗夫这次是来参加第二轮外长级战略对话,双方还签了2026 - 2027年的交流计划,涵盖贸易、经济、投资各个领域。 更关键的是,朝鲜在俄乌冲突中可不是光动动嘴皮子,而是实打实的给俄罗斯提供了1200万发炮弹,还有170毫米火炮和弹道导弹,俄军现在40%的弹药都得靠朝鲜供应。 作为回报,俄罗斯给朝鲜提供了“铠甲”防空系统、人工智能控制的攻击无人机,甚至连弹道导弹制导技术都倾囊相授。 这种“弹药换技术”的合作模式,让俄朝在战场上形成了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美国见到这个画面,当然坐不住了,为了打压这种合作,美国一方面在7月11日拉着日韩搞大规模军演,B-52H轰炸机,可是美国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的重要一环,能携带20枚射程2400公里的AGM - 86B巡航导弹,甚至能搭载战术核弹头,整机杀伤力相当于把一个小型军火库搬到天上。 不仅如此,美国还在经济上施压,虽然暂时没直接对朝鲜下黑手,但对俄罗斯石油买家实施二级关税,这招“敲山震虎”的意思再明显不过。 说到这B-52H,那可真是个老古董了,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服役,但人家可是老当益壮。 它的航程超过1.6万公里,载弹量能达到31吨,既能扔常规炸弹,也能挂核弹头。 这次美国把它派到三八线,战略意图很明显:一是展示核威慑能力,告诉朝鲜别轻举妄动;二是加强美日韩同盟,给韩国和日本吃定心丸;三是想通过这种高调的军事存在,打乱俄朝正在推进的军事合作计划。 面对美国的挑衅,朝鲜可不是吃素的。 7月13日,朝鲜国防省政策室长发表谈话,措辞相当严厉,说美日韩的军演是“加剧地区紧张的主要危险因素”,还强调朝鲜有权利采取反制措施。 更狠的是,朝鲜直接把话说到明面上:如果美国继续施压,朝鲜将行使“压倒性遏制力”。 这可不是说说而已,朝鲜在7月1日刚试射了“火星炮 - 11丙 - 4.5”新型战术弹道导弹,能携带4.5吨级的超大型弹头,射程覆盖整个朝鲜半岛,这就是在给美日韩敲响警钟。 朝鲜为啥一直强调,美韩演习是地区紧张的根源呢? 在我看来,美韩每年搞那么多次军演,又是“自由护盾”,又是“关键决断”,每次都把朝鲜当成假想敌,甚至还搞什么“先发制人”“斩首行动”的演练。 这种带有明显攻击性的演习,搁谁身上都受不了,朝鲜本来就处在被制裁的状态,安全环境本来就脆弱,美韩这么一搞,朝鲜只能不断加强军事力量来自保,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现在美国加大威胁力度,其实恰恰暴露了他们的焦虑。 美国担心俄朝合作会改变地区力量平衡,尤其是朝鲜的弹药和俄罗斯的技术结合,可能会让朝鲜的军事能力有质的飞跃。 更让美国头疼的是,俄朝合作背后还有中国的因素,虽然中国没直接参与,但中美在亚太的博弈一直存在,美国怕俄朝这步棋会打乱他们的战略布局。 所以美国现在是又急又气,只能通过军事威慑来给自己壮胆。 俄朝两国现在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俄罗斯需要朝鲜的弹药来维持俄乌战场的优势,朝鲜需要俄罗斯的技术和资源来突破制裁。 这种同盟关系,可不是美国几场军演就能拆散的,相反,美国的施压只会让俄朝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共同对抗西方的压力。 咱们把目光放长远点,俄朝合作其实反映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在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下,那些被边缘化的国家,正在寻求新的合作模式来突破困境。 俄朝的这种“以物易物”的合作,虽然看起来原始,但却很实用,既能解决俄罗斯的弹药短缺问题,又能提升朝鲜的军事技术水平。 这种合作模式一旦形成,就很难被外部压力打断,因为双方都能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朝鲜半岛的局势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方的过激行动,都可能引发不可预测的后果。 美国与其想着用军事威慑来解决问题,不如坐下来好好谈谈,毕竟在核武器时代,战争从来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而俄朝两国,在加强合作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到地区安全的整体利益,避免采取可能激化矛盾的行动。 只有各方都保持克制,通过对话和协商来解决分歧,朝鲜半岛才能真正实现和平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