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要求澳大利亚表态,战时是否愿出兵台海,澳当局的回应斩钉截铁,“若台海爆发冲突,澳大利亚是否愿出兵?” 2025年7月,美国对澳大利亚抛出重磅问题:台海若开战,澳方会否出兵?这个问题像一颗石子砸进平静的湖面,瞬间掀起波澜。澳大利亚国防工业部长帕特·康罗伊的回答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却暗藏深意,让人忍不住想探究背后隐藏的外交博弈和澳大利亚的真实盘算。这场风波不仅牵动美澳关系,还让印太地区的紧张气氛再度升温,值得一探究竟。 帕特·康罗伊,1975年出生在悉尼,算是个土生土长的澳洲人。他在悉尼大学拿了经济学和法律双学位,读书时就对公共事务有兴趣,毕业后直接扎进政坛,从基层干起,给好几位工党议员当过顾问,积累了不少经验。2013年,他成功当选新南威尔士州肖特兰选区的联邦议员,靠着接地气的风格和对选民的承诺,慢慢在政坛站稳脚跟。2022年工党上台后,他被任命为国防工业部长兼太平洋事务部长,负责国防工业发展和区域外交。这职位可不简单,既要管军备采购,还要盯着印太地区的复杂局势。他为人低调务实,处理问题喜欢直来直去,但又不失谨慎,尤其在外交场合,话说得滴水不漏。2025年7月,面对美国关于台海问题的施压,他的表态让外界看到澳大利亚在敏感问题上的立场,也让他本人在国际舞台上多了一分关注。 2025年7月,美国国防部突然向澳大利亚发难,点名要求澳方明确表态:如果台海爆发冲突,澳大利亚会不会出兵?这不是随便问问,美国近年频频拉拢印太盟友,试图在台海问题上凑齐一盘棋,想让澳大利亚、日本这些国家站队,组成所谓统一战线。澳大利亚这边,国防工业部长帕特·康罗伊在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的节目上被问到这个问题,他的回答简单直接:不讨论假设性问题,出兵与否得由当时的民选政府定夺。这话听着简单,实则藏着深意,既没给美国想要的承诺,也没把路堵死。 澳大利亚的谨慎不是没来由的。美澳关系虽然铁,从情报共享到AUKUS核潜艇协议,合作越来越深,但澳大利亚可不想当美国的跟班。台海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贸然表态可能把国家拖进战争泥潭,还会影响跟其他国家的关系,尤其是跟中国的经贸往来。澳大利亚历来在外交上讲究平衡,既要跟美国保持盟友关系,也得顾及自身利益。康罗伊的回答其实是延续了澳大利亚一贯的立场:支持台海现状,反对任何单边行动,主张和平解决争端。这种表态既给美国面子,也保住自己的回旋空间。 更深一层看,澳大利亚这么回答还有国内考量。老百姓对卷入战争可没什么兴趣,政府要是随便承诺出兵,怕是要被舆论喷得体无完肤。澳大利亚的决策层很清楚,战争这种大事得留给未来的政府和议会拍板,不能被外界的压力绑架。康罗伊的表态其实是在给美国泼冷水:别想用外交施压让我们上套。这也反映了澳大利亚在印太地区不想当棋子,而是想保留自己的主动权。 康罗伊的表态一出,国际上立刻炸开了锅。美国那边虽然没公开吭声,但五角大楼内部显然有点不爽,觉得澳大利亚这“战略模糊”有点不给面子。一些美国智库分析,澳大利亚这态度说明它不想完全被美国牵着鼻子走,同时也得顾着跟中国的关系,毕竟经贸合作不是小数目。7月14日,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在访问中国时也站出来表态,重申支持台海现状,反对任何单方面改变局势的做法。这话跟康罗伊如出一辙,摆明了澳大利亚不想选边站。 国内方面,澳大利亚的媒体和民众对康罗伊的回应大多叫好。《悉尼晨报》直接发文说,政府这做法是对国家利益负责。老百姓也觉得,政府没贸然承诺出兵是对的,毕竟谁也不想稀里糊涂卷进战争。与此同时,美澳的军事合作没停,“护身军刀”军演照常进行,双方在军事上的配合还是滴水不漏。这也说明,澳大利亚虽然不想被美国绑死,但也不打算跟美国闹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