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回台湾,军机绕台空域巡航要常态化,就是拼消耗,台湾耗不起,美国代价大,让台湾的军机不敢飞,人员不敢动,让美国的军机无功而返,来回空耗。 解放军军机绕台巡航从2022年起逐渐常态化,频率和规模不断增加。2023年9月5日,19架军机进入台湾西南空域,包括歼-16、苏-30和运-8反潜机,编队灵活多变,航线覆盖低空到高空。9月8日,12架次军机分成两组,一组沿台湾海峡中线以西活动,另一组深入东南空域,执行模拟对舰打击任务。9月19日,一架运-8反潜机与两架歼-16配合,进行交互掩护训练,释放电子干扰信号,模拟复杂战场环境。这些行动没有固定规律,时间从清晨到深夜,随机性强,台湾防空体系难以适应。 台湾空军的应对能力持续下降。他们的F-16和经国号战机依赖进口,维护成本高昂,频繁出动导致机体寿命缩短。2022年至2023年,台湾多架战机因机械故障坠毁,飞行员训练不足,士气低落。解放军巡航不仅消耗台湾的资源,还通过实战化训练提升自身能力。飞行员在高强度任务中磨砺技能,战术配合从单机到多机编队,逐步完善。美军试图通过RC-135侦察机收集情报,但解放军迅速派出歼-10拦截,迫使美军机返航,耗费大量燃油却无功而返。这种巡航模式展现了中国维护主权的坚定态度,也让“台独”势力和外部干预者感受到压力。 2024年,解放军巡航行动进一步升级,覆盖台湾北部、东部和西南空域。12月某日,30架次军机,包括歼-20隐形战机,执行多点位联合演练,模拟对地攻击和反舰作战,与海面舰艇形成海空一体态势。台湾防空体系不堪重负,战机出动频率大幅减少,更多依赖地面雷达和广播应对。美国加大对台军售,但武器交付周期长,难以扭转局势。解放军通过高频率巡航,持续消耗对手资源,同时优化自身战术体系,为复杂作战环境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