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史记》秦本纪有感: 1.秦国祖上都是干粗活出身,操车养马,甚至还出了几个印第安鸟人,但这不阻止秦人一步步得到爵位,所以英雄不问出处。 2.秦国有一位超长待机之王,在位是战国之最,即秦昭襄王,从即位到剧终就是打仗,前后水平十分平均,就是厉害,嬴政奋六世之余烈,统一中国,大部分成绩来自这位老兄。 3.秦国自晋裂后,视魏为晋,但其级别已不是当年那个量级,秦人于是环形开疆拓土,设置郡县,收缴税收,以战养战,不断做大,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人才来奔,大部分时候,谁只要有点才,到了秦国打六国,谁带兵都能打胜仗,谁当家都能成名相,外交和战场,败仗少的可怜。 4.战国七雄,几乎内政透明,很多国家在其他国家为质子,熟悉他国情况,而一些国家的高官,卸任之后也随他们在其他国家继续任职,毫无秘密,这就说明,当时各个国家就是打牌明牌,不怕谁学谁,就怕学不会,实力纯粹硬碰硬。 5.在秦始皇之前,秦国早有称帝历史,即秦昭襄王称西帝。不过他这个称帝使自己陷入了孤立,所以被迫割地去帝,纯粹过了瘾,但也对得起他对秦的贡献。后世诸侯袁术就不如他通权达变,称帝之后被围攻,不幸惨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