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瓶用错,宝宝牙齿竟“长歪”!
在养育宝宝的过程中,奶瓶是常见的喂养工具。可您知道吗?如果奶瓶使用不当,会给宝宝带来意想不到的危害,其中就包括牙畸形。咱们一起来了解了解。
忽视奶瓶使用细节,宝宝牙齿“受伤”
宝妈晓妍一直精心照顾宝宝,宝宝用的奶瓶都是精挑细选的。但最近晓妍发现,宝宝的牙齿有点不对劲。原本整齐的乳牙,竟然开始变得歪歪扭扭,而且宝宝还总说嘴巴不舒服。晓妍赶紧带宝宝去看牙医,医生仔细检查后告诉晓妍,宝宝牙齿畸形很可能是奶瓶使用不当造成的。晓妍这才回忆起来,宝宝一直有个习惯,就是喜欢含着奶瓶睡觉,而且每次喝奶,奶瓶的角度也不太对,总是仰着喝。医生解释说,这些看似平常的行为,其实都在悄悄影响着宝宝的牙齿发育。
不良奶瓶使用习惯一:含奶瓶入睡
很多宝宝像晓妍家宝宝一样,喜欢含着奶瓶入睡。当宝宝含着奶瓶睡觉,奶液会长时间浸泡在牙齿周围。尤其是夜奶,口腔在睡眠中唾液分泌减少,自洁能力变差,奶中的糖分就会被口腔中的细菌利用,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齿,这就是咱们常说的奶瓶龋。而且长期含着奶瓶睡觉,宝宝的上下颌一直处于用力吸吮状态,会影响颌骨的正常发育,导致上颌骨前突,下颌骨后缩,形成“地包天”或者“天包地”的不良面型,牙齿排列也会变得不整齐。就像晓妍家宝宝,就是因为长期含奶瓶入睡,牙齿已经出现了龋坏,而且上下颌骨发育也受到影响,牙齿开始畸形。
不良奶瓶使用习惯二:奶瓶角度不当
正确的奶瓶喂养角度很重要。如果奶瓶角度过于水平,宝宝为了喝到奶,会不自觉地把下颌前伸,长期这样,会引导下颌骨过度发育,形成“地包天”。要是奶瓶角度过于垂直,宝宝吸吮困难,可能会用力吸吮,导致上颌骨发育过度,出现“天包地”。晓妍家宝宝平时喝奶,奶瓶角度就总是仰得过高,宝宝不得不使劲抬头,这样的姿势使得宝宝上颌骨受力异常,久而久之,牙齿和颌骨的发育就出现了问题。
不良奶瓶使用习惯三:奶瓶使用时间过长
一般来说,宝宝1岁左右就可以开始尝试使用杯子喝奶,最晚不要超过18个月。如果宝宝长时间依赖奶瓶,会影响口腔肌肉和牙齿的正常发育。长期使用奶瓶,宝宝口腔肌肉得不到充分锻炼,咀嚼和吞咽能力发展缓慢,也不利于牙齿的萌出和排列。有些宝宝到了两三岁还离不开奶瓶,这时候牙齿已经基本长齐,奶瓶使用不当对牙齿的影响就更加明显,牙齿拥挤、错位等畸形情况更容易出现。
正确使用奶瓶,呵护宝宝牙齿
为了避免宝宝因奶瓶使用不当而出现牙畸形,家长要注意纠正宝宝含奶瓶入睡的习惯,可以在宝宝快睡着时,轻轻抽出奶瓶。喂奶时,要保持奶瓶与宝宝面部呈90度角,让奶液能顺畅流入宝宝口中。同时,要按照宝宝的成长阶段,适时引导宝宝从奶瓶过渡到杯子喝奶。
奶瓶虽小,使用不当危害却大。家长们一定要重视起来,正确使用奶瓶,为宝宝的牙齿健康保驾护航,让宝宝拥有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绽放灿烂的笑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