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59年的一天,湖南省副省长去基层视察,一顿饭直接吃了“68道菜”。毛主席知道

1959年的一天,湖南省副省长去基层视察,一顿饭直接吃了“68道菜”。毛主席知道后,不但没怪罪,反而还表扬了他。 1959年的中国,正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那几年,国家刚经历了大跃进,粮食紧缺,生活物资匮乏,老百姓日子过得紧巴巴。中央一再强调要勤俭节约,反对大吃大喝,尤其对领导干部要求更严。在这种背景下,周世钊作为湖南省副省长,竟然在一顿饭里吃了“68道菜”,听起来确实让人摸不着头脑。这事儿传出去后,不少人议论纷纷,有人觉得他胆子太大,有人怀疑另有隐情。 先说说周世钊这个人。他不是那种只知道享乐的官僚,恰恰相反,他是个老革命,经历过长征,跟毛主席还有点交情。1959年,他下基层视察,不是为了摆谱,而是真想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那时候,上面要求干部深入群众,摸清粮食生产和生活状况,周世钊自然得带头干。 那这“68道菜”是咋回事呢?其实,这里的“68道菜”不是咱们今天想象的那种山珍海味、满汉全席。事情发生在湖南一个偏远农村,当时村民听说省里领导来了,又是高兴又是紧张,想尽办法招待他。农村条件有限,没啥好东西,但他们把能凑出来的食材都拿出来了。一家出一小碗菜,有的是腌菜,有的是炒豆子,还有的是野菜汤,加起来凑了68样。这不是周世钊要求的大餐,而是村民自发搞出来的“盛宴”,想表达对领导的尊重和热情。 周世钊当时也没推辞,挨个尝了尝。他心里清楚,这不是浪费,而是老百姓的一片心意。如果他拒绝,反而可能让村民觉得不受重视,寒了他们的心。吃完后,他还跟大家聊了聊,问问收成怎么样,日子过得咋样。这顿饭与其说是享受,不如说是他跟群众拉近距离的一种方式。 消息传到北京,毛主席听说了这事儿。据说,毛主席看了汇报后,笑了笑,说了句:“世钊这家伙,下去一趟还能吃出花样来,不错。”为啥没怪罪,还表扬了呢?因为毛主席看出了这顿饭的本质。他知道周世钊不是故意铺张,而是顺应了基层的实际情况。毛主席一直强调干部要跟群众打成一片,这“68道菜”虽然听着夸张,但反映了老百姓对干部的信任和热情,也说明周世钊没摆架子,接地气。毛主席表扬的,其实是这种作风。 有人可能会说,哪怕是村民自发的,68道菜听着也太夸张了,干部就不能稍微控制一下吗?确实,当时不少人对这顿饭有看法,觉得不符合节约的要求。但从历史背景看,那时候农村的情况复杂,村民和干部之间的关系不像现在这么有距离感。周世钊面对村民的热情,没摆官架子,也没一味照搬政策,而是用自己的方式跟群众沟通。这种灵活性和人情味儿,在今天的社会里依然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