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家子全国有名了,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全都是人才!7月1日,安徽,一家三口推着婴儿车在机动车道遛弯,他们闲庭信步的,感觉就在自己家里客厅一样。 信源:中华网热点新闻——一家三口推婴儿车占主路遛弯,发现后面有车却漠视,车主无奈回应 在城市里开车,有时会遇到一些场景,考验的不仅是驾驶技术,更是司机的忍耐力。 6月29日傍晚,安徽一条城市主干道上,一辆车的行车记录仪就拍下了颇为费解的一幕。在一条双向四车道的内侧快车道上,赫然出现了一家三口。 三个成年人推着一辆婴儿车,在车流中不紧不慢地“散步”,其中一名中年男子甚至还悠闲地摇着扇子,姿态好不惬意,仿佛这并非车来车往的马路,而是自家的后花园。 即使后方车辆已经近在咫尺,这家人也丝毫没有避让的意思。摇扇子的男子数次扭头回望,却没有半点要让路的意思,反而流露出一副“你奈我何”的坦然。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慢生活”剧本,后方的司机大哥也只能减速,选择默默跟随。他事后无奈地解释,主要是顾及婴儿车里还有个小宝宝,生怕刺耳的鸣笛声会惊吓到孩子。 就这样,一场无声的对峙持续了近300米。在下班高峰期,司机的这份“耐心”甚至一度造成了路段的轻微拥堵。 然而,司机的体谅换来的并非对方的醒悟。当后车终于找到机会绕行时,那家人中的一名男子竟还扭头瞪着车主,眼神里满是不服气,好像是司机打扰了他们的雅兴。 这一幕荒诞的背后,暴露的却是几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人车分流、各行其道”是最基本的交通常识,可这家人却将其完全抛在脑后。机动车道上车速快,路况复杂,任何一个司机分神或一次紧急制动,都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将自己和婴儿的生命安全,完全寄托在陌生司机的技术和道德水平上,这本身就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豪赌。 数据显示,因行人违规穿行导致的交通事故,占比并不低。古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侥幸心理总有被现实戳破的一天。 更别说现在一些司机有路怒症,开车时稍微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大打出手 比如2008年,江苏省宿迁市一名司机马某某因嫌行人横穿马路,心生不满,竟驾车撞死一名无辜的男童,同时撞伤一名成人后逃逸。 事后,马某某竟声称这是“给横穿马路的人提个醒”,如此荒谬且冷酷的借口,掩盖不了其残忍行径背后的极端路怒情绪。 无独有偶,2015年,成都也发生了一起因路怒症引发的暴力事件。一名男司机因女司机变道未让行,心生怒火,下车后对女司机进行暴打,导致女司机重伤昏迷。 试想,要是这推着婴儿的一行三人遇到的是这种司机,他还能好好的站在这吗? 更令人深思的是,作为家长,他们给孩子树立了怎样的榜样?从小就在这种无视规则的环境中耳濡目染,恐怕只会让“熊孩子”变得更加无法无天。 不妨设想一下,如果当时后方跟随的不是一辆耐心等待的私家车,而是一辆十万火急的救护车,这家人还会如此淡定地“散步”吗?成年人理应敬畏规则,尊重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