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美下“逐客令”!邀中方坐上席,中国仅用了3年,回报远超预期

聪征说社会 5天前 阅读数 0 #社会

2024年8月,非洲吉布提当着全球的面,给美军送上一纸通知:奥博克基地,请你们收拾行李。这个决定不是一时冲动,背后是多年铺垫后的深思熟虑。

更让人侧目的,是接替者的名字——中国。从护航索马里、撤侨也门,到修铁路、建港口,中国在吉布提下的是慢棋,却招招见血。

没有震天响的军演,没有高调的插旗,但节奏稳得让人看不清底线。眼下,美军走人,中方接手,一场静悄悄的战略转场,已经完成了。

这回,轮到美国打包走人

吉布提,地处亚丁湾西岸,面积不到北京的两成,人口不足成都一个区。但这个非洲小国,却拥有世界上外国军事基地密度最高的标签。

曼德海峡从它门前穿过,是红海通向印度洋的唯一通道,也是中东石油运往欧洲的咽喉要地。美国、法国、日本在此布局多年,派驻大量兵力维持航道安全。美国勒莫尼耶基地更是非洲最大的美军基地,常驻4000多名士兵。

2024年8月,吉布提官方宣布,要求美国从奥博克军事基地撤出,基地准备转交中国。这则消息最早由伊朗新闻电视台爆出,随后美国《反击》双月刊援引军方消息予以证实。

奥博克基地位于吉布提北部,是美军雷达监控、海上联络与紧急部署的核心节点。此前,美方一直将其作为东非及红海防线的“眼睛”,用于侦测中东至非洲沿线海域的动向。

奥博克基地的交接,不是孤立事件。早在2024年5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面对相关问题,没有否认军事合作,只是强调中吉“拥有传统友好关系”,并指出中方“愿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作出贡献”。

这一“未否认”,被外界解读为默认。此后中国国防部也在例行记者会上,重申了“合作维和、打击海盗”的必要性。

吉布提总统奥马尔·盖莱2024年5月接受法新社专访时表示,欢迎中国在其国土上设立军事基地。这位在位20年的老总统,熟悉国际博弈之道。

他曾与法国合作,也曾向美军敞开门户,如今转身向中国,背后是利益评估的全面重构。盖莱的态度直接改变了吉布提的“租户结构”。

背景更深的是,中国在也门危机期间展现的撤侨能力。2024年3月,中国海军舰队从亚丁湾直接调派军舰,在短时间内将上千名中国侨民从也门安全撤至吉布提港,显示出强大海外应急能力。

这一行动在吉布提政界引发高度评价,也为中国军事存在合法性提供了现实支点。

2024年,中方并未直接出手夺地。它靠的是一系列逐步展开的安全合作、军事演练、外交协调和经济投资。美方虽然“意外”,却无法指责,因为流程走得很正当。奥博克基地的移交,更像是一场外交“主客互换”。美军这回没抗议、没演习、没抗议,只剩一句“关注事态发展”。

经历那么多教训,吉布提似乎终于明白了需要怎样的合作伙伴。

谁说非洲基建慢,中国人干的是“特快工程”

2012年1月,亚吉铁路吉布提段合同签署,同年正式开工建设。项目启动时,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之间还没有一条现代化铁路,运输主要依靠老旧公路和重型卡车,耗时耗力,成本极高。

然而从开工到铺轨贯通,仅用了3年时间,2015年6月,亚吉铁路实现全线铺通。

线路全长752.7公里,从埃塞俄比亚的瑟伯塔站直抵吉布提多拉雷港,穿越45个车站节点。

这条标准轨距铁路设计时速120公里,是非洲大陆首条电气化干线铁路,也是中国在非洲投建的首条“全产业链走出去”工程。

中铁建与中铁二局共同承建,中国制造的机车、电气系统、调度平台全部随工程打包出口。

项目技术标准与中国国家铁路接轨,调度系统、信号系统由中方独立设计。2016年10月,埃塞俄比亚段先行通车;2017年1月,吉布提段同步启用。

2018年1月1日,亚吉铁路全面开通商业运营。2024年5月10日,吉布提举行交钥匙仪式,标志着中方六年运营期圆满结束。

建设仅3年,运营6年,形成完整的投入—回报闭环。亚吉铁路不仅改变了埃塞俄比亚“内陆锁国”的身份,也让吉布提港吞吐能力跃升60%以上。

原本走路要一周的货物,现在24小时可完成通关。同时,沿线同步兴建的工业园区已成为埃塞俄比亚制造业新引擎,外资企业纷纷进驻。

铁路通车也同步提升了中国在非洲的工程信用。中国标准、中国设备、中国服务,打包进入非洲大陆。

联合国多次引用亚吉铁路案例,作为“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的样板工程。非洲联盟与中方制定的《2063愿景》中,将“中非合作铁路网”列为一级开发计划。

亚吉铁路带来的不仅是交通转型,更是政治资源的汇集。2024年9月,中国与吉布提双边关系从“战略伙伴”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这一升级具有标志意义,标志着中国在非洲安全合作中的身份不再是“邻居”,而是“亲戚”。

铁路通了,港口通了,渠道就变了。这条铁路,是中国海外布局的“实心勺子”,舀的是吉布提的未来,也搅动了传统的地缘棋局。

喝奶茶的来了,扛枪的走了

吉布提长期依赖军事租金生存,美国、法国、日本等驻军租金占其财政收入的近30%。但这种单一经济模式也埋下了风险。基础设施老化、产业缺失、青年失业,都是“基地经济”的副产品。

中国来了,带的不只是军舰,而是“基建包”:通信塔、发电站、港口扩容、工业园区、物流公司,一整套城市升级计划。这些项目由国有企业、地方政府平台和央企联合完成,资金由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丝路基金提供。

与西方不同,中国不设政治条件,不干预内政,不输出制度,只管合作。这种“低调高效”路线,迅速获得吉布提政府认同。总统盖莱在多个场合公开表示,中国才是真正把吉布提当朋友的国家。

美方撤军后,美国媒体在社交平台批评中方“悄悄扩张”,但没有国家响应。因为从吉布提角度看,中国方案是“共赢经济”,美方方案是“军事依赖”。

2024年中吉共建的港口二期启动,计划扩展年吞吐能力至3500万吨,同时新增一条通往埃塞首都的直达高速公路。中方在吉布提港设立航运数据节点,建成后将直接接入中国交通运输部全球物流数据库,提升港口透明度与船期效率。

同时,中国工程师培训项目也在吉布提落地,提供交通、电力、通信等9个专业的本地青年技工培训,预计五年培养人才5000人。

未来,中企将逐步将管理权与运营权移交给吉布提本地人,打造本地人才闭环。

2024年,中国在吉布提还设立了非洲之角信息中心,为“一带一路”在东非的各项目提供信息同步与智能调度。这不是军事基地,而是数据基地,背后是另一种全球治理逻辑在非洲落地。

中国没用一次军演、没建一个驻军大本营,却让吉布提政坛、媒体、青年群体从“观望”变成“欢迎”。吉布提没赌未来,而是做了选择。把机会留给真正能做事的伙伴,是个明智决定。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这段合作有理由走得更久、更稳。

参考资料:

外媒:非洲吉布提向美国下“逐客令”,拟将一基地移交中国. 澎湃新闻. 2015-08-19

中国同吉布提的关系. 中国外交部. 2024-10

各国为何争相驻军吉布提. 中国青年报. 2017-04-06

亚吉铁路. 百度百科. 2024-05-15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聪征说社会

聪征说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