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患有乙肝还常年饮酒日均半斤, 突然变成“小黄人”

知名肝科专家谭友文
扬子晚报网9月23日讯(通讯员 景梦瑶 唐虹 记者 万凌云)自今年6月份开始,镇江男子刘明(化名)时常感觉疲惫,即使休息时间再长,疲倦感也得不到缓解。某天他遇见一老朋友,朋友诧异地问道:“一段时间不见皮肤怎么变黄这么多?”这才引起刘明的警觉。9月23日,镇江市三院介绍,入院后经知名肝科专家谭友文诊断,刘明已经是“慢加急性肝衰竭”!
闻听老朋友诧异后,刘明当即前往当地医院检查,随即发现肝功能异常,于是给予保肝输液治疗。然而,治疗了一段时间后,刘明感觉到疲乏感反而加重了,且食欲下降严重,甚至全身皮肤都越来越黄了。此后,经朋友推荐来到镇江市三院接受专业治疗,并找到了业内权威、三院肝科主任、主任医师谭友文博士。

人工肝治疗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经过完善检查,谭主任发现刘明有慢性乙肝病史,而他此前却并不知晓。此外,检查结果显示其“大三阳”即乙肝表面抗原和e抗原呈阳性,乙肝病毒HBV-DNA结果也是阳性,同时肝功能结果显示黄疸值高达254,白蛋白只有28.4,并且伴有肝酶的升高。尤其是ALP和谷酰胺转氨酶,肝功能情况十分严峻。
另外,刘明的凝血功能在进行性恶化,凝血指标在1.5以上就预示着肝衰竭的可能,而刘明的该项指标一直呈进行式上升,最高已达到2.83!由于刘明不知道自己患有乙肝,所以从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饮食上也未加注意,其常年饮酒并且饮酒量达每日半斤左右......结合各项检查结果,最终谭主任诊断刘明为“慢加急性肝衰竭”。
那肝衰竭到底是什么样的病症?有哪些原因可以导致肝衰竭?一旦发生肝衰竭又是如何进行治疗的呢?
谭友文主任介绍,我国目前还是以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肝)为主要病因,其次是药物及肝毒性物质(如酒精、化学制剂等)。肝衰竭主要分为急性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和慢性肝衰竭。
以急性肝衰竭为例,一般情况是急性起病,2周内出现Ⅱ度及以上肝性脑病(按Ⅳ级分类法划分)并有以下表现者:
(1)极度乏力,并伴有明显庆食、腹胀、恶心、呕吐等严重消化道症状:(2)短期内黄疽进行性加深,血清总胆红素(TBil)=10×正常值上限(ULN)或每日上升≥17.1μmol/L;(3)有出血倾向,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或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且排除其他原因;(4)肝脏进行性缩小。
不得不说的是,肝衰竭的死亡率非常高!谭主任介绍,针对它肝衰竭的治疗主要是三个方面:

专家门诊
一是内科的综合治疗。主要还是针对肝衰竭引起的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症和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的治疗,如果并发症防治得当,便能增加患者的生存机会。二是人工肝治疗。人工肝是通过部分代替肝脏功能将患者体内的毒素排出体外,是附属于血液净化,能对部分患者起到非常好的治疗效果。三是肝移植。如果患者无法通过内科治疗和人工肝治疗缓解病情,就只能选择肝脏移植来拯救患者的生命。
“所以,对于肝衰竭最重要的还是定期检查、日常防治!”谭主任结合大量临床警示,比如,病毒性肝炎应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酒精性肝炎应尽早戒酒等等。“病因的控制对于防止肝衰竭的发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病情一旦发展成肝衰竭,治疗也就非常被动了。”
校对 徐珩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