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邳州大蒜收获季,外地过来帮忙起蒜的老乡不少,每天赚200-500的辛苦钱,这个钱

邳州大蒜收获季,外地过来帮忙起蒜的老乡不少,每天赚200-500的辛苦钱,这个钱不容易挣。 首先得夜里3点多爬起来,聚到招工点等活,谈好价钱,跟着家主直接去地里,插手就干,干到七八点钟,才能吃早饭; 起蒜需要一头一头的起,割断蒜茎,聚拢成堆了再转运,上午十点到下午三四点,都是35度到36度的高温,日头炙烤,汗流浃背到没汗了,个中辛苦难以尽述,因为挣的就是这份辛苦钱。 日结工,一分汗水一分收获,都是普通的老百姓,不认真付出,也觉得对不起一天几百块钱。 起蒜时,只能蹲着、跪着、趴着,腰几乎匍匐在地上,不酸疼才怪,连挖带削,十几个小时不得歇,这样的劳动强度不是一天两天,至少要半个月,真不是一般的累! 二姐夫听说我要减肥,跟我说,你来家半个月起蒜,瘦不下来,找我! 因为知道起蒜的苦,二姐夫很体谅外地来的起蒜工,这方面从不短人家的钱,也不谈价。 前天他睡到鸡叫头遍,爬起来去八义集圆盘道找起蒜工,一亩地连“起”带“削”(把大蒜从地里起出来,再削去蒜茎、装袋)1450,昨天谈的包亩是1550,都是3个人。 大虎他娘说,“俺小老,别人包亩都是1200、1300,你家怎么回回都比别人贵?吃的还好。” 二姐夫笑笑没言语,回头跟二姐说,“你看大虎他娘,瞎精一辈子,我憨啊?我多给人钱,好吃好喝,人给咱好好干;她要不好干,损失的还是咱。这都是小钱,做人哪能都算小账?别说给咱起蒜了,就是不给咱起蒜,到咱家门口,也得让进去吃点喝点.......钱,咱该花不要省, 该省别乱花,我心里都有数,比我精的不多。” 这就二姐夫的金钱观,以及自我对智商的判断。[捂脸] 老家大部分蒜农待客也都很客气,因为都是最底层的,知道挣钱不容易,能换位思考。 这几天刷到一个视频,一位来邳州起蒜的河南大姐说,“噫!真累,干了三天,累得腰直不起来,都趴在地上起了,哪哪都酸疼肿胀,明年再也不来了。不过,这地方待客真好,顿顿有肉,送到地头,人都客气。” 在大部分农活都能机械化之后,种蒜、扚蒜薹、起蒜还不行,还得靠人工,没办法。 起蒜机听说有地方开发出来了,实际效果还有待提升,普及率并不高,原因很多: 1.大蒜种植不是整齐划一的,蒜头大小深浅不一,机器很容易损坏了蒜头,一个蒜头三四毛钱,坏了,就不值钱了。 2.邳州部分地区如宿羊山、碾庄、八义集等多采用大蒜套种春玉米的模式,这种情况下机械难以施展,只能依靠人工起蒜。 3.土地较为分散,这一块、那一块的,不利于大型起蒜机作业,机收损伤率比较高,容易出现刀卡蒜、堆蒜等问题,影响大蒜品质和销售。 4.使用起蒜机价格不低,还需要排队,人工起蒜时间灵活,起早贪黑就能做了。 说到底,农村挣钱不易,起蒜机即便有90%的成功率,老家人也不太愿意用,因为挣得就是10%的辛苦钱。 有的朋友在评论区说,请人起蒜的家主不就是“地主”么?是不是能挣大钱? 哪里能挣到大钱呢? 种大蒜也是靠天吃饭的,行情有大年小年之说,遇到小年,搞不好还要亏本。 简单算算一亩地大蒜的种植成本吧? 1.蒜种:300斤,毛胡干蒜5元/斤,蒜种成本约1500元。 2.人工:雇人种蒜按天计算,种蒜一天160元,一人一天种3 分地,合一亩地 480 元; 人工盖蒜膜 200元/亩; 起蒜:1200元/亩; 肥料与农药:化肥700元/亩,农药以及浇水等费用约 300 元/亩; 削蒜、修整,晾晒等,按照600元/亩; 家主投入的时间成本,一亩地,平均投入的时间是10天,一天按照200,那么就是2000元; 以上成本合计:7000元,其他支出(运输、扚蒜薹等),按照500计算,毛估成本一亩地7500元。 邳州大蒜每亩产量一般在2500斤,按成本 7500元/亩计算,要想不亏本,每斤大蒜的售价需达到3元,超过3元才是赚的。 (这里面还要刨去坏蒜、烂蒜等损失) 一句话,蒜农挣得真是辛苦钱,大家真要在市场买蒜,小小不言的价格,就别计较了。谢谢[捂脸] (二姐家的三亩多蒜起完了,后面就是清理、晾晒的工作,家里的四分地有机蒜,是专门拖到二楼通风晾晒的,现在上市的新鲜蒜水分大、不好吃,要晾晒半个月,大蒜的品相和味道才好一些。 有些朋友着急的,可以看一看橱窗的大蒜,也是家乡的。蒜农不容易,真材实料,真心付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