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司机与乘客协商跨城费被扣12分,滴滴规则陷“双标”争议
天天网约车王师傅是嘉兴的一名滴滴网约车司机,已经从事了一年多时间。
3月25日下午2点40分左右,他接到了一个跨城订单,从嘉兴海宁许村到绍兴越城区,全程68公里,订单显示一口价为92元。
王师傅表示,嘉兴到杭州、上海和苏州的路线,滴滴平台都上线了跨城费,会自动叠加,但去绍兴的路线却没有。出发前,他与乘客协商,提出60元的跨城费,但乘客没有同意。
王师傅解释说,他计算的成本是1块钱1公里,68公里来回大约需要60元,他认为这是比较合理的费用。
由于乘客没有同意协商的跨城费,王师傅在等待了5分钟后,发现乘客取消了订单。第二天,平台通知王师傅违规了,理由是核查到他存在要求乘客支付过高的返程过路费,或其他违反平台规则的行为。为此,滴滴平台扣了王师傅12分的服务分,这直接影响了他的接单质量。
对于这样的处罚,王师傅申诉过,但没有通过。他尝试模拟下单,发现同样的订单,扣除优惠券后一口价为120元,但他实际到手只有92元。王师傅认为,平台的规则存在矛盾,让他协商的是跨城费用,而不是返程高速费,这是两个概念。
滴滴平台客服回应称,如果所在城市没有开通跨城费,司机可以在行程开始前与乘客协商返程需要的高速费和路桥费,但协商的费用不能高于去程过程中,实际产生的高速费和路桥费的最高值。王师傅对此表示质疑,他认为平台在玩文字游戏,没有明确的标准。
王师傅表示,他理解平台的规则,但认为平台对未上线跨城费的城市的司机损失,没有合理的补偿。他举例说,嘉兴到杭州的跨城费用标准是30元到40元,但他认为这个标准不合理,因为路程可以不走高速。
为此,王师傅质疑平台的规则存在“双标”,平台自己上线跨城费时可以不考虑是否走高速,但司机协商时却必须走高速。
王师傅的遭遇引发了对滴滴规则合理性的讨论。一方面,平台需要平衡司机和乘客的利益,确保规则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另一方面,司机也需要在合理的成本范围内提供服务。
王师傅的案例凸显了滴滴平台的规则,在实际操作中的复杂性和挑战性。虽然滴滴的最终判责结果已经明确,无法更改。但王师傅仍然希望滴滴能够重新审视规则,避免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
为此,在王师傅将此事件曝光给1818黄金后,记者将情况反映给了滴滴平台,但截至发稿前,尚未收到滴滴的回复。
对于王师傅这样的遭遇,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本文资料来源:1818黄金眼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