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有了规则指导

中国城市报 4天前 阅读数 5 #社会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电力系统对调频、备用、爬坡等资源的需求大幅增加。为了确保电力市场的安全稳定供应,我国正不断加强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旨在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规范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运营管理,维护市场运营主体合法权益。

电力辅助服务是指为维护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保证电能质量,除正常电能生产、输送、使用外,由发电企业、电网经营企业和电力用户提供的服务,是保持系统稳定的“调节器”。

目前,我国主要采取备用服务、调频服务、无功支持服务、黑启动服务、调峰服务等作为主要的电力辅助服务类型。其中,调频和调峰服务是目前我国需求最多的电力辅助服务,两者本质上都是在电力负荷供需偏差时,通过调整机组出力减小系统偏差的手段,区别在于时间尺度不同——调频通常为几分钟,调峰通常为几小时。

中国城市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国电力辅助服务发展经历了2006年以前无偿服务,2006—2014年计划补偿,2014年至今部分品种市场化3个阶段。

“电力辅助服务在维持系统稳定、保障电力供应、促进新能源消纳和推动煤电转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我国电力辅助服务费也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而不断上升。”胡杨新能源创始人卢洋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与2019年相比,2023年上半年的全国电力辅助服务费已经达到了278亿元,占上网电费比重提升至1.9%。

2024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出台《关于建立健全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价格机制的通知》,进一步完善辅助服务价格形成机制。随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积极推进,辅助服务作为重要的交易品种,亟须从国家层面统一规范、统筹推进。

“新能源装机比例不断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需求激增、调节能力不足,需要通过市场机制进一步挖掘系统调节潜力。各地结合实际情况,逐步探索建立调峰、调频、备用等辅助服务市场化品种,实现辅助服务从计划到市场、从发电侧到多元主体的转变。”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6个省份建立调峰市场,15个省份建立调频市场,2个省份建立爬坡市场,6个区域分别建立调频、备用、调峰等市场,通过竞争有效提升系统调节能力。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与《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试行)》共同构筑了全国统一电力市场3个主要交易品种,标志着三大交易品种的规则顶层设计基本建立。”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说。

《规则》包含总则、市场成员、市场设立、市场品种、交易组织、费用传导、市场衔接、计量结算、信息披露、风险防控、监督管理、附则,共12章67条。

从内容上看,《规则》明确辅助服务市场经营主体包括发电企业、售电企业、电力用户和新型经营主体。特别明确了储能企业、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车网互动运营企业等经营主体地位,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参与调节。

《规则》规范辅助服务交易品种设立流程。由电力调度机构根据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需要,提出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需求并拟定分析报告,报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和省级价格、能源主管部门。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会同省级价格、能源主管部门组织论证需求合理性,制定实施方案报国家能源局,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意后实施。设立新品种时,应依序开展模拟试运行、结算试运行、正式运行相关流程。

《规则》健全辅助服务费用传导机制,明确按照“谁受益、谁承担”原则,结合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情况,建立辅助服务费用传导机制。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行的地区,符合规定的调频、备用等电力辅助服务费用,原则上由用户用电量和未参与电能量市场交易的上网电量共同分担。

《规则》还明确与电能量市场衔接机制。明确调频、备用、爬坡等有功辅助服务市场与现货市场可独立出清,具备条件时推动与现货市场联合出清。经营主体提供辅助服务过程中产生的电能量费用,按照电能量市场规则结算。

《规则》厘清电力市场运营机构职责。电力调度机构负责提出辅助服务需求并统一采购,负责辅助服务交易组织、市场出清、服务调用、费用计算、提出安全约束、开展安全校核等业务,负责辅助服务市场运营监控工作,负责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与辅助服务市场相关的技术支持系统。电力交易机构负责经营主体市场注册、变更和退出等相关服务,负责披露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信息,负责提供结算依据。

针对下一步的落实,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密切关注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运行情况,充分发挥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作用,督促市场运营机构规范组织交易、各类经营主体规范参与市场,对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运行情况进行监管。

■中国城市报记者 康克佳

原标题: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有了规则指导

电力市场三大交易品种规则顶层设计基本建立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中国城市报

中国城市报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用专业视角发掘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