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戏骨集体退场?张国立70岁拍狗血剧,唐国强被嘲炒冷饭
2025年4月,70岁的张国立新剧《夕阳恋歌》开播,剧中他与五位女演员上演“黄昏恋”戏码,弹幕刷满“辣眼睛”。另一边,73岁的唐国强现身央视音乐盛典,却被网友调侃“表情僵硬像蜡像”。曾经靠眼尾皱纹都能讲故事的黄金时代,似乎真的落幕了。
**“皇帝专业户”的困局:从权谋到狗血**
张国立、唐国强、张铁林这三位“皇帝专业户”,如今在观众眼中却成了“综艺钉子户”。张国立近年频繁现身《王牌对王牌》等综艺,节目里他总爱端着“老艺术家”架子说教,被年轻观众吐槽“爹味太重”。他的新剧更是离谱——70岁演中年企业家,周旋于五位女性之间,网友戏称“老年版《甄嬛传》”。
唐国强的处境更尴尬。2023年他客串网剧《雪饼猴》时,端着“皇阿玛”架势教育网红,结果对方一句“您演得累不累”让他当场黑脸。近年来他反复扮演伟人角色,连台词节奏都固化,被观众吐槽“像复读机”。张铁林更因私生子传闻和“皇阿玛滤镜破碎”,连直播带货都被刷屏“渣男退圈”。
这些老戏骨不是没挣扎过。张国立曾尝试转型电影,主演的《老炮儿2》票房惨淡;唐国强想拍诸葛亮晚年故事,却因“不够商业”无人投资。最终,他们只能在综艺和狗血剧里消耗观众情怀。
**消失的“国剧之王”:陈宝国的倔强与孤独**
比起前几位,陈宝国的退场更显悲壮。这位《大宅门》里摔玉扳指封神的“国剧之王”,近年几乎从荧幕消失。有导演透露,他拒绝过十几部剧本,只因“台词像口水歌,角色没骨头”。
这种坚持源于他对艺术的执着。1995年拍《大宅门》时,他宁可砸9万片酬罢演,也要力挺被资本踢走的导演郭宝昌,结果被雪藏五年,靠卖房度日。如今面对流量当道的影视圈,他依然放话:“宁可饿死,不演烂剧!”
但市场已不再需要这样的“戏痴”。某平台高管直言:“陈宝国拍一部戏要揣摩三个月,流量明星三天就能拍完二十集。资本等不起,观众也等不起。”
**流量绞杀下的生存法则:从王志文到“水后”**
老戏骨的困境不止在“皇帝帮”。王志文被拍到在高尔夫球场挥杆,昔日“台词之王”如今只能客串网剧;李雪健因听力退化,接戏越发谨慎;连“戏妖”王学圻复出拍剧,也被批“演技过时”。
反观流量明星却风光无限。陈宝国儿子陈月末顶着“星二代”光环出道,演技被嘲“木头人”,仍能参演正剧;范丞丞在新剧里瞪眼噘嘴,粉丝却刷屏“演技炸裂”。更讽刺的是,某“水后”靠买热搜拿下影后,领奖时连角色名都念错。
这种荒诞背后是资本逻辑——平台用大数据算出“观众最爱小鲜肉谈恋爱”,投资方就批量生产甜宠剧。有制片人坦言:“老戏骨片酬占预算30%,换成流量明星能带动500%招商,傻子才不用鲜肉!”
**被篡改的生存剧本:是坚守还是妥协?**
面对行业剧变,老戏骨们走上不同道路。陈道明选择“半隐退”,只在《庆余年》这类精品剧里客串;何冰转战话剧,直言“剧场里还有懂戏的人”;而唐国强、张国立则陷入“越挣扎越尴尬”的怪圈。
年轻演员的处境同样撕裂。张颂文凭《狂飙》爆红后,接的《猎冰》被批“演技浮夸”;佟大为在家庭剧里重复“好丈夫”形象,观众笑称“看到他就想换台”。中生代演员郭晓东坦言:“现在剧组开机就像快餐店出餐,根本没时间磨戏。”
**结语:在资本洪流中打捞演技的微光**
当《雍正王朝》里“朕不给,你不能抢”的台词成为现实隐喻,我们不得不思考:到底是老戏骨过时了,还是观众被流量驯化了?
但希望仍在细微处闪烁。陈宝国默默资助戏剧学院贫困生,王志文私下给年轻演员讲戏,张颂文在综艺里示范“一秒入戏”……或许正如网友所言:“真正的好演员就像老茶,越陈越香。只是这个时代,太多人只爱喝糖水了。”
今日的影视圈固然喧嚣,但那些把生命献给角色的人,终会在时光里找到归处。毕竟,《大宅门》重播时依旧万人空巷,证明好戏永不落幕。
---
*您最怀念哪位老戏骨的表演?来评论区聊聊记忆中的经典角色吧!*
*点击关注,追踪娱乐圈深度观察。*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