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海军强国,俄罗斯投入8.4万亿发展海军,俄乌战教训很深刻
11日,在圣彼得堡参加海军发展会议的普京,高调表示将在未来十年投入8.4万亿卢布发展海军,以“解决海军遇到的问题”。8.4万亿卢布看起来是个很惊人的数字,但要是换成1000亿美元,再平均分到十年,每年100亿美元的投入,恐怕并不足以彻底解决问题。
30多年前苏联刚解体时,新生的俄罗斯海军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二。包含大小八艘各型航母,数十艘驱逐舰和巡洋舰以及上百艘各式潜艇在内的庞大编队,是一支让美国海军也颤栗的力量。然而,新生的俄罗斯根本无力负担这么大的舰队,随后几乎稍有瑕疵的舰艇,都躲不开退役甚至是被甩卖、拆解的命运。就连凭借四万多吨排水量震动全球,被视为苏联核潜艇象征的“台风”,也因为使用成本太高被抛弃。
就这样,俄罗斯海军凭借大规模淘汰舰艇,只保留新锐型号的方式,艰难地维持下来。但到90年代末,因为严重缺乏训练、人员培养也几乎断层,这支号称全球第二的海上力量,已经变得非常虚弱。2001年之后,受益于油价上涨带来的巨额收益,俄罗斯海军又获得了新的机遇。经过整整20年的发展后,俄罗斯海军在俄乌战争前夜,勉强保住了世界第三的位置,但在和乌克兰军队的交手中,外界才发现其真实水平远没有达到这个高度。
凭借12000吨排水量,担任黑海舰队旗舰的“莫斯科”号巡洋舰,被乌克兰两枚亚音速“海王星”反舰导弹击沉。只因为舰载防空系统,还是20多年前苏联海军遗留的陈旧装备,根本没有战斗力可言。紧接着,困守塞瓦斯托波尔的黑海舰队,又屡屡被乌克兰无人艇偷袭得手,本就所剩无几的主战舰艇再次缩水,制海权名存实亡。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准备投入重金发展海军是正确思路,但要想彻底解决上述问题,也是不可能的。
100亿美元并不少,理论上再建一艘6万吨级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都没问题,但俄罗斯造船工业在水面军舰领域问题严重,人力、设备和技术储备全面落伍。“库兹涅佐夫”号修了七年多不见起色,被视为新一代主力舰的5000吨级22380型护卫舰,花费二十年也就建成两三艘,就足以证明这不是资金问题,而是整个体系的衰落。现在俄罗斯造船工业的最大优势,是继承自苏联的完整核潜艇设计建造体系。相比于水面军舰的凋零,俄罗斯核潜艇甚至领先美国同行跨入第四代,“北风之神-M”和“亚森-M”也是当之无愧的全球顶尖装备。
要是俄罗斯海军不执着于全面发展舰队,将每年100亿美元的资金投入核潜艇领域。特别是能搭载“锆石”超音速导弹,能在水下隐秘威慑美军核动力航母的“亚森-M”。本身建造技术就非常成熟,单艇建造成本也不过10亿美元,要是能借此大幅扩大装备规模,至少守住传统利益区,是没什么问题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