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影坛1993:暑期档“唐伯虎”再登顶
1993年一月份,刚刚横扫了香港影坛的周星驰,带着《逃学威龙3之龙过鸡年》杀入了春节档,本片被永盛电影寄予厚望,在向氏兄弟看来,能与之抗衡的只有成龙的《城市猎人》,其他几部作品都不足为虑,然而最终的票房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龙过鸡年》只拿到了贺岁档票房榜的第三名,《城市猎人》也只是比他高一名,而打败成龙周星驰这两位巨星的那部作品,居然是一部古装喜剧片《花田喜事》。
其实站在当时的视角来看,本片能击败成龙周星驰也不是毫无征兆。
首先它的欢快气氛就比较适合过年看,而且相对于时装片来说,古装片制造的喜剧效果也更为强劲,因为穿着古代服装的各路明星用现代人的腔调和派头演绎故事,这其中产生的反差与滑稽感,是时装片难以企及的。
虽然那几年古装片挺流行,92年周星驰也拍摄了《审死官》《鹿鼎记》等片,但终归还是站在古人的视角演绎的,现代化植入比较少,市场嗅觉高度敏锐的永生便决定立马开拍一部大量植入现代元素的古装片,没成想无意间铸就了一部经典,而这部作品的名字便是《唐伯虎点秋香》
在永盛原本的计划中,是想要王晶来执导该片的,毕竟他跟周星驰可以说是黄金搭档,然而那时候的王晶正在跟周星驰闹矛盾,所以推掉了导演职位的邀约,至于他俩之间的矛盾是什么,王晶在自传《少年王晶闯江湖》中曾特意提到过这件事:在最初合作的那两三年里,他们的关系还算融洽,因为两人都喜欢李小龙,所以便打算拍一部《少年李小龙》,而李小龙的相关电影版权都在嘉禾手中,于是王晶带着周星驰去嘉禾见了蔡永昌,最终谈妥的方案是嘉禾出制作费,周星驰跟王晶平分800万的片酬,等影片上映后再拿一些分红。
这在当时算是很高的条件了,于是两人开始筹划剧本,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周星驰提出想要六成的片酬,王晶认为反正还有不少分红,便同意了这个方案,两个星期后,周星驰又提出了七三分成,王晶虽然有点不高兴,但最后还是忍下同意了,然而到了一个月后,周星驰又提出了第三次要求,八二分成,那王晶顿时就火了,感觉没没有什么合作的欲望了,但是之前已经跟蔡永昌谈好了,他不好意思直接退出,于是说只此一次,下不为例,但这还没有结束,最后王晶直接直接被踢出局,嘉禾以800万片酬请周星驰一个人当演员,拍的电影据说就是那部《武状元苏乞儿》,王晶心中的恼怒可想而知。
《龙过鸡年》当时已经拍了一半儿,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拍完。
至于《唐伯虎点秋香》他自然是没有兴趣再合作了,当然这个故事大家也不用全信,因为是王晶的自传,所以说出来的话多少是有些偏向的,另外武状元苏乞儿的出品方是永盛,这样来说出钱投资的人就是向氏兄弟了,所以嘉禾出800万请周星驰,跟真实情况多少还是有些出入的,反正王晶最终是拒绝了导演职务,永盛也只好找到了旗下的第二员大将陈嘉上。
他跟周星驰倒是没啥矛盾,影片也正式进入了制作阶段,甚至连分场都写了一部分了,但是陈嘉上这个人是有些理想的,不愿意再拍这种喜剧片了,于是直接退出去筹划《飞虎雄心》了,周星驰当时还极力挽留他,但陈嘉上只感觉一点儿动力都没有,说什么也不拍了,好在他离开前给周星驰提了个意见,不如让李力持来试一下,当时的周星驰跟李力持已经是很熟的朋友了,《盖世豪侠》《情圣》等作品都是两人合作的产物,听到陈嘉上这个建议,周星驰感觉确实可以,于是便推荐给了向老板《唐伯虎点秋香》也由此成为了李力持执导的作品,在此之外,永盛还秘密邀请了一个编剧参与本片的剧本创作,他的名字便是谷德昭。
1992年春节档,周星驰打败成龙,周润发的《家有喜事》他便是编剧之一,1993年的春节档让成龙周星驰败北的《花田喜事》,也是他参与编剧的作品,可以说他当得上是才华横溢,因此才会被邀请来写剧本,但为什么说是秘密邀请呢,因为他在当时是高志森手下的员工,正在创作的那个剧本,即将在暑期档跟周星驰对决,给永盛写剧本的事情肯定不能告诉老板的,然而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高志森最终还是知道了这件事,谷德昭只好收拾东西走人,于是他也不再避讳,直接在《唐伯虎点秋香》中扮演了宁王的参谋“对穿肠”这可以说是他人生中最为重要的几个角色之一了,相信不少观众都对其记忆深刻。
谷德昭虽然在这部电影中大肆发挥想象力,不过也是有一个大致框架的,因为唐伯虎本就是历史中存在过的人物,而他与秋香的三笑留情也在明代时就有了故事雏形,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有人把这个故事搬上了大银幕,之后香港影坛更是多次翻拍这个故事,因此到了1993年的这一版,不但故事框架已经定了型,而且连配乐也是借鉴了之前的作品。
本片在筹划之初就打算在其中植入很多现代化元素,而在成片里面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从四大才子的模特步到9527这个编号,还有唐伯虎拿起蜡烛,在板凳和铜镜上打起了架子鼓,伸着舌头打的那叫一个投入起劲儿,胡伟立在自传《一起走过的日子》里写到过,当初本来设计的是先做音乐,让周星驰再按照鼓点来敲打对应道具,但是在拍摄过程中周星驰心血来潮胡乱敲打了一番,并要求按照这段戏份做配乐,胡伟立只能硬着头皮,依靠着慢放对应鼓点,才做出了这首天衣无缝的配乐。
除了这段外,唐伯虎与华夫人的广告购物也是非常明显的,今为古用两人从剑拔弩张一下子就切换成了心平气和,搭配着胡伟立创作的BGM,那种反差创造出来的名场面,相信已经烙印在了不少人的脑海中。
华夫人的扮演者郑佩佩,在六七十年代,是香港影坛最为顶尖的女星之一,在事业最巅峰的时候,急流勇退结婚息影去美国生活了,这部唐伯虎点秋香是她复出后参演的第一部作品,因为本片上映后的不错反响,以及他那极为精彩的表演,为其复出铺平了道路,其实在原本的计划中,他的戏份是没有那么重的,只是因为有些搞笑戏份巩俐放不开,所以他就多承担了一些搞笑任务。
当时的周星驰虽然还没冠名导演,但实质上已经掌控了全局,而他在之后的采访中,以及巩俐自己的访谈中,也确实证明了,拍摄期间巩俐有些不太适应这种癫狂的搞笑方式:。
不过大家也没必要一味的去贬低巩俐,除了搞笑戏份外,她的表演绝对是对得起威尼斯影后的称号,影片里面秋香对9527从比一同情欣赏到爱慕的转变过程,被他诠释的相当准确,让人信服,而且这部癫狂至极的作品里面,有这样一位端庄的女主角,反而意外的形成了一种反差,这正是喜剧片所需要的,就像唐伯虎第一次见到秋香时,周文斌说的那句台词“美女和鲜花一样,需要绿叶的衬托才会显出娇美,很明显,秋香确实被衬托了出来”
而片中的那些绿叶也足够出色,像石榴姐,祝枝山,武状元,华文,华武这样有名有姓的角色,全都演绎的深入人心,就算是没有名字的船夫,卖身葬全家的梁荣忠,还有那一只蟑螂,一只土狗,也都让观众们记忆深刻,可以说每一个配角都是有灵魂的,而这也成为了周星驰电影最为观众们沉迷的关键所在。
而如此高质量的神作,在1993年的暑期档,究竟能收获怎样的票房成绩呢,按照惯例,咱们先来看看周星驰的对手吧,《唐伯虎点秋香》上映前的一周,成龙便带着新作品登陆了嘉禾的各大戏院,该片里面他再次饰演了最拿手的警察角色,但是相较于他之前的作品来说,这部电影的风格很沉重,是他职业生涯中比较稀有的存在,而本片的名字便是《重案组》
这部电影讲述了疾恶如仇的警察陈帮办,得知当了多年警察的同僚洪爷计划绑架富商王一飞,与洪爷发生正面冲突的故事,该片之所以没了成龙以前作品中那些挥谐搞笑桥段,最大的原因就是导演黄志强的存在,不少观众应该都在港片中见过他,比如双龙会里的大反派丧强,济公里的九世恶人袁霸天都是他扮演的,其实在演员这层身份之下,他还是一个非常有个人特色的导演,因为其擅长拍火爆刺激的警匪片,以及钟爱展现暴力镜头,被观众们称为野兽导演。
1990年4月10日,香港发生了震惊一时的“王德辉绑架案”,黄志强遂决定以此为蓝本筹备新戏。
王德辉是香港华贸集团老板,比李嘉诚更早进军房地产,据说分期付款就是他最早推广的,80年代的时候便有了数十亿身家,他的一生遭遇了两次绑架,第一次发生在1983年,当时的绑匪很聪明,设计了一种交接赎金的方法,就是利用港台两地之间地下钱庄交转资金的途径,在香港绑人,台湾收钱,不过由于执行过程有缺陷,所以被台湾警察扣了钱,香港警察抓了人,导致整个计划失败。
在那之后王德辉就谨慎了很多,出门必有保镖随身,然而时间长了,他便感觉有点麻烦,所以就把保镖去掉了,七年后的1990年,一个名叫钟维政的警察局长在退休前,无意中翻阅到王德辉绑架案的档案,认为此案设计精巧,如果再来一次,只需弥补几处漏洞,一定能够得手,于是在退休后召集了台湾,大陆,香港,两岸三地的人士,再次复刻的那次绑架案。
1990年4月10号,钟维政的计划成功得手,随即便联系了王德辉妻子,索要十亿美元的赎金,第一期先行支付6000万美元,绑架人之一钟玉球,因害怕连累家人向警方自首,并供出其余三名同伙,但他们只是动手的马仔,不知道总策划是谁,也不知道王德辉在哪里,就在破案希望破灭之际,4月26号,台湾那边传来的消息,他们在侦查一宗军火案的时候,偶然间破获了一宗特大洗钱案,牵出20多号嫌犯,其中便包括了钟维政,王德辉绑票案由此真相大白,只不过在警方抓人之前,钟维政和行动队头目先行跑路了,所以王德辉最终还是下落不明,据合理推测是被喂鱼了,直到数年后才由高层法院宣布名义上死亡,该案在当年闹得沸沸扬扬。
向来喜欢拍摄警匪片的黄志强,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热点,于是便以此为蓝本准备拍摄《重案组》,在最初的计划中,他是想要找刚凭黄飞鸿翻身的李连杰担任主角,但片约还没谈好呢,李连杰就跟嘉禾闹矛盾失踪了,所以合作也就暂时搁置了,后来黄志强参演了《双龙会》,才与成龙一拍即合,《重案组》得以正式开拍,不过在正式拍摄的过程中,黄志强与成龙的合作并不是太愉快,前者想要的是写实风格,而后者想要影片轻松一些,不想呈现过多的残忍暴力,好在最后黄志强极力坚持,让本片没有成为一部由他做执行导演的成龙片,而整部电影也从头到尾都充斥着火爆,血腥,阳刚和歇斯底里。
虽然成龙拿手的各种玩命戏份仍然存在,比如开车从山坡冲下,他要站在高处落下地面,都跟警察故事极为类似,但气势要更为粗狂,而且他之前的那些动作戏,基本上都有夹杂笑料在其中,但是到了本片中,打架就是打架,即便是道具战也没有任何的灰谐幽默。
其实也好在黄志强的坚持,才让成龙的表演得以突破之前的喜剧风格,让其在《警察故事3》之后,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二个金马影帝,这也是金马奖历史上第一个蝉联影帝的演员,和成龙演对手戏的郑则仕,在片中的表现也非常出彩,八年前他还是个痴傻的肥猫,到这部作品它就成了阴险狡诈,狠毒的洪爷,一个老警察在心灵上的困惑和性格上的畸变,都被他刻画的入木三分。
这个档期除了成龙的《重案组》外,周星驰还碰到了另一个老对手,他的名字就是黄百鸣,春节档的时候,他筹划的那一部《花田喜事》击败了成龙,周星驰两人的作品,趁着这个热度,黄百鸣便立刻安排高志森,用原班人马再拍一部类似的作品,因为花田喜事源自于水浒传,所以这次高志森,便直接把里面最著名的武松相关的故事搬上了大银幕,而这部电影便是《水浒笑传》
和之前的《花田喜事》一样,本片也是极尽搞怪之能手,用无厘头荒诞的恶搞,改变了我们以往对书中角色的认知,武大郎不再是憨厚的老实人,摇身一变成为了智商极高的骗子,潘金莲合伙大摆仙人跳,虽然有点过于夸张,但展现出来的效果确实很不错。
除了这夫妻二人之外,打虎英雄武松也被颠覆,从书中的正义勇猛变成了贪财好色的无赖大恶人,西门庆反而成了弱势群体,从风流倜傥的高富帅变成了矮富挫,而且智商也很令人捉急,王婆倒是成了痴情的典范,不管主角还是配角,全都被颠覆了一遍,在此之外,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里面的擦边内容,小时候的我一直把它当限制级来看。
总体上来说,本片的戏说还算有趣,但恶搞却着实是有些过火的,在成龙与周星驰的夹击下,该片能否像前作《花田喜事》一样,再次冲破突围,斩获暑期档的票房冠军呢?答案是:不能。
该片在1993年6月30号上映,最终只拿到了1200多万港币的票房,差不多只有前作《花田喜事》的三分之一,不能说是赔钱,但肯定是没达到预期的,而比它早6天上映的《重案组》,在下映的时候一共拿到了2800万港币的票房,虽然比春节期间的《城市猎人》少了200万,但风格如此压抑的一部作品,能拿到这个成绩也算是不错了,当然在香港市场相较于周星驰的《唐伯虎点秋香》来说,还是要差上不少的,本片最终下映的时候,一共拿到了4000万港币的票房,基本上等于《重案组》与《水浒笑传》的票房之和,直接拿下了1993年票房排排行榜的第一名。
这也是周星驰连续第四年拿下香港电影票房年度冠军,值得强调的是,这四个冠军全部来自暑期档,另外,当时的香港电影从开埠以来,只有七部作品的票房超过了4000万港币,而这七部全都是周星驰出演的,可见那几年他在香港市场虽然是有输有赢,但总的票房号召力真的是所向披靡。
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香港电影也正是在1993年的这个暑期档走到了巅峰,开始不踩刹车的往下冲,而这港片由盛转衰的导火索,还要从一部电影说起,它的名字便是《济公》
7月28号《唐伯虎点秋香》刚下映第2天,《济公》就接棒登上了大银幕,该片的出品方是“大都会电影”,就是前一年的票房冠军,《审死官》的出品方,正是因为那部电影的大卖,所以无线高层便策划着,让杜琪峰跟周星驰再次合作拍摄了这一部《济公》,按照杜琪峰后来采访中的说法,选用周星驰来演济公,理由最鲜明易见,他是最容易吸引观众进场看,又可以说周星驰是一件工具,透过他向观众诉说的东西,其相信程度会自然的相应提高,然而那时候的杜琪峰可能还没意识到这件工具,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
可以说周星驰跟成龙属于同一路人,都是创作型演员,《重案组》让导演黄志强感到不爽,《济公》也让杜琪峰感到了不爽,影片拍摄过程中,周星驰经常按照自己的理解来演,而且还对片场的各个工种指手画脚,这要是别的导演可能还会比较容易接受,但杜琪峰这样一位强势型的导演,平时都是他在片场骂别人,怎么可能让演员干预自己作品的走向,所以期间也闹出了一些不悦,以至于十几年后的采访中,他还是念念不忘,这段经历。
也正是因为周星驰的影响,让杜琪峰暂停拍片,用了1994年一整年的时间,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并由此创办了后香港电影时代最为重要的一家电影公司“银河印象”
虽然拍摄期间摩擦不断,但好在两人已经合作过一部《审死官》了,因此这部济公的成片质量,也依然保持在水准之中,杜琪峰拍的电影向来不简单,大部分都有一个极为丰富的内核,这部片子便是讲了一个阶层固化的故事,所谓的“九世乞丐”“九世野鸡”“九世恶人”,都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命运,而秉持天命已定的神仙们,隐喻的或许就是社会的精英阶层,在掌握了既得利益之后,谁都不愿意去改变这种现状,当然很多观众也会通过佛法,或者哲学来解读这部作品,总的来说,该片本意确实很不错,有意思也有深度,而周星驰则通过那癫狂的无厘头表演,将这些道理在嬉笑怒骂之间展现给了观众们。
除了周星驰,吴孟达这两个老搭档外,其余演员的表演也极为出色,天庭那一众天神们在逗逼的表层之下,满满的都是无情,而九世恶人九世乞丐,也演出了各自的凶狠与懦弱,还有张曼玉更是是贡献巨大,上一年他扮演的金镶玉已经足够轻浮了,到了本片之中,他所饰演的九世野鸡则更进一步,把那种浪荡,不知廉耻的人物性格刻画的淋漓尽致,真不愧是华语影坛的顶尖女演员。
7月29号,本片登陆了香港的各大戏院,在大都会高层看来,审死官的原班人马,再加上张曼玉这个当红女星,外带《唐伯虎点秋香》还没退去的热度,肯定能让济公的票房再创新高,然而最终的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本片三个星期之后下映的时候,最终只拿到了2100万港币的票房,连年度前十都没进去,甚至于连同天上映的李连杰的一部功夫片都没打过。
虽然2100万看着也不少的,但片中几位演员的片酬都不低,而且电影开头还使用了电脑特效,结尾打斗场景也使用了土法特效,制作费又是一大笔钱,虽然不确定该片的香港票房,有没有让大都会赔钱,但肯定是没挣钱的,而本片之所以票房失利,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影片风格,之前咱们也说过,周星驰的受众群体大部分是学生,所以他那些破纪录的作品,也大多诞生于暑期档,上一年周星驰与杜琪峰两人合作的“审死官”属于案件跟无厘头结合,观众们还是容易看懂的,但是到了济公就属于哲学与无厘头结合了,很明显学生们并不喜欢这种类型。
当然这只是本片票房设立的其中一个原因,同档期他遇到了一部好莱坞大片,也是其败北的关键,而这部电影的名字便是《侏罗纪公园》
它跟济公是同一天上映的,相较于当时烂大街的喜剧片来说,这部划时代的特效大片,很明显的更受观众们的喜欢,斯皮尔伯格通过全新的电脑技术,再现了一个让人震撼的恐龙世界,电影工业的发展首次如此震撼的将已然灭绝了数千万年的恐龙在大荧幕中变得仿若触手可及,那种感觉肯定不是《济公》能比得了的。
本片一上映便横扫了全球,数十个国家的电影市场,最终拿下了九亿多美元的票房,直接破了世界影史票房纪录,而在香港市场,本片则收获了6200多万港币的票房成绩,不但碾压《济公》,而且也远超《唐伯虎点秋香》拿下了那一年香港市场所有电影的票房总冠军,6200万对港片来讲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好莱坞大片却轻易的突破了,直到23年后的2016年,《寒战2》的香港票房才超过了《侏罗纪公园》
在1993年之前的十多年里,香港市场最卖座的电影一直都是港片,而霸王龙的这一吼,则彻底打破了港片垄断本土市场的局面,好莱坞电影从此称霸了全亚洲,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台湾,因为之前周星驰电影在台湾的卖座,所以济公拍出来后,被龙祥影业,以3000万的价格买走了台湾的发行权,但是最终却跟香港一样票房惨败,这让老板王应祥醒悟了,继续高价购买港片是不行的,于是联合了台湾最大的八家片商,对香港电影来了一个极限施压,港片从此由盛转衰,这其中《济公》只是个导火索,最关键的原因还是港片市场的疯狂!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