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洛夫顿再次炮轰裁判,输球后抱怨判罚不公,质疑CBA平衡哨
上海队以98:102惜败广东队,这场比赛的结果似乎并没有引起太多波澜,但赛后上海队外援洛夫顿的言论却成为了焦点。
23岁的洛夫顿,正值职业生涯的上升期,却因其在赛后发布的言论再次引发争议。
输球的滋味固然不好受,但将矛头直指裁判,甚至公开批评对手球员,这样的举动是否妥当?
洛夫顿在比赛中20投仅7中,罚球和三分球也只有一个进账,这样的表现显然与他平时的水平相去甚远。
赛后,他神情落寞地离开了球场,似乎对自己的表现并不满意。
更令人意外的是,他在赛后发布的言论中,对裁判的判罚表达了强烈的不满。
他指责裁判无视徐昕的打手犯规,认为自己应该得到球星待遇。
他还暗示王哲林假摔骗取犯规,并质疑裁判存在平衡哨的现象。
回到比赛本身,争议判罚的确存在。
王哲林与胡明轩、莫兰德的几次身体接触,都引发了球迷的热议。
王哲林在比赛最后时刻的几次倒地,也被一些人认为是假摔。
杜锋指导也曾挑战裁判的判罚,但最终都被驳回。
裁判对于洛夫顿犯规的判罚,同样引发了争议。
CBA裁判的判罚尺度一直是球迷和媒体关注的焦点。
“平衡哨”的说法也由来已久。
一些球迷认为,裁判为了维持比赛的平衡,会在关键时刻做出一些有利于弱势一方的判罚。
这种做法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容易引发争议。
尤其是在一些关键比赛中,平衡哨的存在可能会对比赛结果产生影响。
洛夫顿的言论并非首次引发争议。
此前,他就曾因公开批评裁判而被禁赛一场。
仅仅10天后,他又一次在公开场合质疑裁判的判罚,这种行为显然违反了CBA的相关规定。
篮协此前刚刚召开了赛风赛纪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强对球员言论的管理。
洛夫顿的言论无疑是对篮协权威的挑战。
上海队本场比赛的失利,暴露出球队的一些问题。
控卫线的薄弱是上海队一直以来的短板。
尽管哈维在比赛中表现出色,一人投进5记三分球,但仍然无法弥补球队在组织进攻方面的不足。
李添荣、李弘权和刘铮等球员的表现也差强人意,他们的投篮命中率都比较低。
洛夫顿的个人表现固然不佳,但上海队输球的原因并非仅仅在于他一人。
球队整体实力的差距,以及教练的战术安排,都是影响比赛结果的重要因素。
洛夫顿将输球的责任全部归咎于裁判,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合适的。
值得注意的是,洛夫顿的言论中,还暗指王哲林假摔骗取犯规。
王哲林作为CBA的本土球星,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如果洛夫顿的指责属实,那么王哲林的形象无疑会受到影响。
回顾本场比赛,广东队在内线防守上做得非常出色,有效地限制了洛夫顿的发挥。
杜锋指导的战术安排也十分得当,利用内线优势不断冲击上海队的防线。
上海队虽然在比赛中一度将比分追近,但最终还是没能取得胜利。
洛夫顿的行为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CBA球员言论管理的思考。
球员是否应该拥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
裁判的判罚尺度该如何把握?
平衡哨是否存在?
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洛夫顿的言论是否会再次受到CBA的处罚?
他的行为又会对CBA的赛风赛纪产生怎样的影响?
这些问题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