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年,175名将军复出遇尴尬,各大军区都不要,周总理亲自做工作
周总理和主席合作了许多年,他马上就说:“感觉咱们得赶紧弄点具体措施,让这些干部能重新回到岗位上。”
主席想了想,然后点了点头,说:“这事儿还是得你亲自去处理,换别人来我真的不太放心。”
于是,好多之前因为种种缘由离开工作岗位的老将军,迎来了再次出山,为国家做贡献的机会。
按常理讲,毛主席开了口,周总理又亲自上手,感觉啥难关都能跨过去。可奇怪的是,这个让干部重新上岗的计划,却像走在崎岖山路上,困难重重,四处受阻。连周总理有时候都不得不亲自上阵,但就算这样,事情也不一定就能百分之百搞定!
这到底是咋回事呢?背后藏着啥缘由啊?
【分工明确,从易到难】
接到毛主席交代的任务,而且周总理自己也正忙着想让那些老干部重新出来工作,所以他马上就组织了个政治局会议,专门商量这事儿。
在会上,周总理直接点出了将军们重新出来工作可能会碰到的一些问题,然后他给出了一个简单的八字方针来指导这次行动:先上后下,先易后难。
概括得挺到位,说起来也挺简单,可一到真正动手干的时候,就碰上了不少之前压根没想到的难题。
为了能让工作更顺手,周总理选了总政治部副主任田维新来帮忙搞定这事儿,并且把工作都分得清清楚楚:
省级领导层及以上的干部,归中央组织部来安排;到了副部长级别以上的,就归总理办公室来管;而那些正军级或更高的干部,则由总政治部来负责安排。
这样安排任务后,就能防止场面变得乱糟糟,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干的活儿,不会瞎忙活。
分工明确后,干部重新上岗的行动就启动了。田维新很快就碰到了一个棘手问题,那就是这些将军们之前离职时的官职普遍都挺高。
但现在的情况是,已经没有多余的岗位可以安排给这些人了,而且突然给某个军区“硬塞”个领导也不太合适。
不过,要是给这些将军们安排个没啥实权的职位,又让人犯嘀咕,这样会不会显得不太尊重他们。正当田维新为这事儿头疼呢,周总理的电话打过来了。
电话里,周总理直截了当地跟田维新说,想跟他当面聊聊,约他在人民大会堂的福建厅见面。
田维新打完电话,立马就往人民大会堂赶。周总理瞧见他这么快就到了,便对他说:“今天咱们得再把干部复员这事儿给敲定一下。你一个人忙不过来,你再找个帮手一块儿来吧。”
田维新很快明白了总理的心思,总理是怕他一个人应付这么多难缠的事儿,不仅会忙得团团转,更重要的是,可能会被那些心怀不轨的人给盯上,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说实话,田维新得自己拿主意的事儿实在太多,几乎全靠他一个人拍板。要是有人对自己的安排心里有疙瘩,可能就会觉得田维新这是在搞个人说了算那一套。
不过,要是赶紧再拉一个人进来一起干,那开始工作后的情况可就大不一样了。
心里这么一想,田维新立马给总政治部的魏伯亭打了个电话。魏伯亭一听这消息,二话不说就直奔会场。看他来了,周总理也赶紧着手开始布置工作。
“你们工作挺不容易的,我理解。”周总理缓缓开口,“我有个想法,咱们先解决陈再道和钟汉华两位同志的事儿。他们离开岗位很久了,得赶紧让他们回来。先搞定一两个,后面的路就顺畅多了,毕竟开头总是最难的。”
田维新一看总理已经明确分配了任务,立马打定主意,先把那些七七八八的杂事搁到一边,全神贯注地搞定这两位将军重返岗位的事情。
陈再道将军在1955年的时候,拿到了上将军衔这个很高的荣誉。在还没离开军队的日子里,他可是做到了武汉军区的一把手,总司令的位置。
田维新把各大军区都瞧了个遍,结果愣是没找到一个能配得上老将军身份的职位,没办法,他只得又去请教周总理。
周总理其实早就料到会有这种情形,所以他就跟田维新说,先让陈再道将军暂时屈就一下,去当个大军区的副司令。至于老将军心里可能会有点不舒服,咱们就稍微安抚安抚他,别太在意了。
原本以为,最让人头疼的是老将军的情绪难关,可出乎意料的是,陈再道将军由于长时间离开部队,心里头那个急啊,就盼着能赶紧重回工作岗位。这时候,他压根儿没去纠结是正司令还是副司令,只要能回去干活儿,啥都好说。
可事实上,问题并不在这儿!田维新又一次碰到了他压根儿没料到的事儿。
【“下岗”容易“复员”难】
当他给某军区的司令员打电话,说想让陈再道将军过去担任副司令时,对方在电话里有点为难地说:“陈将军可是我以前的老上级呢。”
一句话说得挺有深意,让田维新头上立马渗出了汗珠,这话摆明了就是要拒绝嘛。
能理解这位军区司令的顾虑,假如自己以前的领导突然成了自己的副手,那以后到底谁指挥谁呀?让以前的老上司来给自己打下手,是不是显得不太给面子?
这事儿传出去,自己的脸面可就没地方搁了。可要是听从老长官来指挥自己,那这正职当得也太没面子了。
田维新本想再劝几句,可话到嘴边还是憋了回去。打完电话,他又一次翻开了各军区的职位列表,挑来挑去,感觉之前选的那个军区还是最对路子的。
没办法,田维新只好又拿起电话拨了过去。出乎意料的是,这回对方的回答更加干脆:“老田啊,你可千万别往我这儿安排。”说完,对方就把电话给挂了。
田维新吃了个闭门羹,只能叹气作罢。他心里琢磨着,这些老将军们以前个个都是立下大功的人,现在倒好,成了棘手货,谁也不想管。这可真让他犯了愁。
但就在一切看似走进绝境之时,事情却突然有了新变化。韩先楚上将主动找上了田维新,说他乐意让陈再道将军来福州军区工作。
韩先楚将军在我们部队里是出了名的直性子,打起仗来不按套路出牌,既大胆又心细,现在解决这类难题,他也是既果断又考虑周全。
这也算是给以前的老战友有个说法,同时也给各军区树了个榜样,好让大家跟着党中央的步子走,把老干部们重新出来工作的事儿给办好。
事情总算有了进展,陈再道将军重新上岗的事儿终于定了下来。多亏了韩先楚打了个好样儿,钟汉华将军的工作安排也迅速搞定,他被调到了广州军区,当上了副政委。
这样,周总理原先打算安排的那两位将军,就已经全部妥善安置好了。
搞定那两个人的事情后,老干部重新上岗的事儿就慢慢走上正轨了。但好景不长,没过几天,田维新的办公桌上又堆满了新难题。
这次咱们得搞定的是李志民上将,他的资历啊,比陈再道还要深一些。跟陈再道将军遇到的情况类似,你瞧瞧那些大军区的司令员们,好多人的资历都比不上李志民将军。
这位老前辈大部分时间都在后方负责政治事务,没咋上前线打仗,但他一直坚守岗位,职位还不低,一直都是大军团里的政委。
在抗美援朝那会儿,他挑起了19兵团政治委员的大梁,跟着部队去了朝鲜打仗。他亲身经历了残酷的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后来还升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副政治委员,并且兼管政治部主任的工作。
李志民上将的背景往那儿一摆,很多人就直摇头觉得追不上了。在没离开部队那会儿,他担任的是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的政治委员和政治部主任,手下教出了一大堆解放军的高级将领,那些将领都得管他叫“老师”。
遇到大麻烦的田维新,没辙了,只好再次去找周总理求助。
【四位上将坐镇福州】
碰到这类事情,周总理心里其实早就有数了。不过李志民将军提的那事儿,还是让周总理稍微纠结了一下。
其实原因挺直接的,李志民将军在退伍之前的岗位挺不一样,他不是像其他那些将军一样,当的是各大军区的司令或者政委,所以想要再给他安排进军区,遇到的难题就比别人要大一些。
说到底,他在政治思想工作这块更拿手,而且现在各大军区政委的位置都挺满的。周总理琢磨来琢磨去,突然间有了主意:对了,韩先楚那边不正好少个政委嘛!
随后,周总理赶紧让田维新去找韩先楚聊聊,可出乎意料的是,平时挺通情达理的韩先楚,这回却一个劲儿地摆手不同意。
田维新心里直犯嘀咕,直接问道:“老韩,你以前不是最挺这项工作的嘛,咋到现在就使不上劲儿了呢?”
韩先楚叹了口气,挺无奈的,说实在的,这事儿他也头疼。打从工作一开始,1969年8月那会儿,他就已经把老上级王建安将军接过来了。
后来,陈再道将军也被任命为副司令,这样一来,福州军区就有了三位上将级别的将领。管理协调他们的工作,确实还是会遇到一些挑战。
要是李志民将军也来,那咱这儿就有四位上将了。想想72年那会儿,大多数军区的头头儿都只是中将。福州军区能一下子有四个上将,还真是挺特别的。
田维新说,他挺能体会韩先楚的难处,但这也是周总理的指示,所以还是得请韩先楚再努力配合一下,别让那些老同志感到失望。
反正呢,韩先楚就是铁了心不松口,说啥也不答应。田维新没办法,只能按规定上报给政治部,让总理来帮忙解决这事儿。
周总理听说了这事儿,就直接找了韩先楚谈话。他说,要是四位上将都能到福州军区来,那福州军区可真是走了大运了,这事儿以后肯定会被人津津乐道,成为一段美谈。
总理发话后,韩先楚点头答应了。于是,福州军区就成了全国独一份,一个军区里汇聚了四位开国上将。
就像周总理讲的那样,后来这段往事被传开了。韩先楚将军为人慷慨大度,对党的工作全力拥护,这一点让后人十分敬佩。
这次解决老干部重返岗位的事儿,总共有175位将军再次回到了部队,回到了他们倾注了一辈子热情的岗位上。
尽管碰到了不少麻烦,好在有周总理的亲自上阵和持续打拼,事情最终还是比较顺利地搞定了。
这次干部复出计划,让不少有功绩有本事的老将军们有了再次为国家贡献力量的机会。
咱们聊聊福州军区除了韩先楚之外的另外三位将军吧。就拿他们几个来说事儿。这几位将军,在福州军区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除了我们熟知的韩先楚将军外,他们同样值得被提起。他们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勇士,为国家和人民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军中的威望极高,深受士兵们的尊敬和爱戴。所以说,福州军区不仅仅是韩先楚将军的舞台,这三位将军同样在那里书写了自己的传奇篇章。他们的贡献和事迹,同样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
1975年起,王建安将军挑起了中共中央军委顾问的重担。他搞的那些调研,给中央军委送去了挺棒的分析报告,让军委的工作担子轻了不少。
陈再道将军在铁道兵这行当里,一路干到了司令员的位子,他依旧在这个岗位上为国家贡献力量,不懈奋斗。
后来,李志民上将还升为了中共中央军委的委员。这三位上将啊,都在自己的地盘上,继续给国家出了不少的大力气。
要说那些退役的老将军们交给的这项重活,恐怕除了周总理,别人都难以胜任。
周总理尽管工作忙得不可开交,但他还是能腾出空来把这事儿办得漂漂亮亮的,这正好说明了他工作能力确实很厉害。
我们真是感到无比幸运,有毛主席、周总理这样的伟大领袖,他们带着咱们国家走上了一条新路,让中国这个名字在全球再次响亮起来,结束了长达百年的受辱历史。
韩先楚将军也是个特别低调的人,真的很值得咱们夸一夸。他为了把中央给的任务办得漂漂亮亮,牺牲了不少个人利益。光凭这种大气量,就足以让大家一直记在心里。
老一辈革命英雄用前半辈子在战场上拼命,为国家豁出性命,不能因为他们一时受到冤枉,就让他们退休在家没事干。这次推出的工作机会,让大家重新看到了国家的诚意,也让老前辈们明白,他们为国家做的贡献,国家一直没有忘记。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